析构函数在对象生命周期结束时自动调用,用于释放资源。局部对象在作用域结束时调用析构函数;动态分配对象通过delete显式调用;容器和智能指针在管理对象销毁时自动触发析构;异常发生时栈展开确保局部对象正确析构。
析构函数在C++中用于释放对象所占用的资源,它的调用时机与对象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正确理解析构函数何时被调用,有助于避免内存泄漏、资源浪费和未定义行为。
局部对象:作用域结束时自动调用
当一个对象在函数或代码块内定义为局部变量时,其析构函数在离开该作用域时自动调用。
– 局部对象在栈上分配,生命周期由作用域决定。 – 控制流离开其定义的花括号时,析构函数立即执行。
示例:
void func() {
MyClass obj; // 构造函数调用
// …
} // obj 超出作用域,析构函数在此处自动调用
动态分配对象:delete 时调用
使用 new 创建的对象位于堆上,必须通过 delete 显式释放,此时才会调用析构函数。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调用 delete 指针时,先执行析构函数,再释放内存。 – 忘记 delete 会导致资源泄漏。 – 多次 delete 同一指针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示例:
MyClass* ptr = new MyClass();
delete ptr; // 析构函数在此调用,之后内存释放
容器或智能指针管理的对象:自动触发析构
STL 容器(如 vector、list)和智能指针(如 unique_ptr、shared_ptr)在管理对象时,会在适当时机自动调用析构函数。
– vector 删除元素或自身销毁时,调用其中对象的析构函数。 – unique_ptr 离开作用域时自动 delete 所指对象。 – shared_ptr 引用计数归零时调用析构。
建议:优先使用智能指针和 RaiI 原则,避免手动管理资源。
异常发生时的析构行为
当异常抛出导致栈展开(stack unwinding)时,已构造的局部对象仍会正确调用析构函数。
– C++ 保证在异常传播过程中,离开作用域的局部对象会被析构。 – 这是 RAII 安全性的关键基础。 – 动态分配对象若未被智能指针管理,则可能泄漏。
注意:不要在析构函数中抛出异常,可能导致程序终止。
基本上就这些。析构函数的调用时机取决于对象的存储方式和生命周期。栈对象自动释放,堆对象需手动或通过智能指针释放,容器和异常处理机制也遵循确定的析构规则。掌握这些细节,能写出更安全、可靠的 C++ 代码。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