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备忘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保存对象的状态,以便将来可以恢复。 想象一下,你在玩游戏,时不时地保存一下进度,万一挂了,还能回到之前的状态。备忘录模式就是干这个的。
实现备忘录模式,我们需要三个角色:发起人(Originator)、备忘录(Memento)和管理者(Caretaker)。
发起人(Originator): 这是需要保存状态的对象。它负责创建备忘录,并将自身的状态存储到备忘录中,并在需要时从备忘录中恢复状态。
备忘录(Memento): 备忘录对象存储发起人的内部状态。它的目的是防止发起人以外的其他对象访问状态。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管理者(Caretaker): 管理者负责保存备忘录对象,但不检查备忘录的内容。它只负责在适当的时候将备忘录传递给发起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class Originator { private: std::string state; public: Originator(std::string state) : state(state) {} void setState(std::string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std::cout << "State changed to: " << state << std::endl; } std::string getState() const { return state; } class Memento { // 嵌套类,备忘录 private: std::string state; public: Memento(std::string state) : state(state) {} std::string getState() const { return state; } }; Memento saveStateToMemento() { std::cout << "Saving state to Memento..." << std::endl; return Memento(state); } void getStateFromMemento(Memento memento) { state = memento.getState(); std::cout << "State restored from Memento: " << state << std::endl; } }; class Caretaker { private: std::vector<Originator::Memento> mementoList; public: void add(Originator::Memento state) { mementoList.push_back(state); } Originator::Memento get(int index) { return mementoList[index]; } }; int main() { Originator originator("State #1"); Caretaker caretaker; caretaker.add(originator.saveStateToMemento()); originator.setState("State #2"); caretaker.add(originator.saveStateToMemento()); originator.setState("State #3"); caretaker.add(originator.saveStateToMemento()); originator.setState("State #4"); std::cout << "Current State: " << originator.getState() << std::endl; originator.getStateFromMemento(caretaker.get(0)); std::cout << "First saved State: " << originator.getState() << std::endl; originator.getStateFromMemento(caretaker.get(1)); std::cout << "Second saved State: " << originator.getState() << std::endl; return 0; }
C++备忘录模式的实现
备忘录模式在C++游戏开发中的应用
游戏开发中,备忘录模式常用于实现游戏状态的保存和恢复功能。例如,玩家在游戏中进行到某个阶段,可以保存当前的游戏状态,以便在游戏失败或者需要回溯时,能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在RPG游戏中尤为常见,可以允许玩家尝试不同的策略,并在必要时回退。 此外,在某些策略游戏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实现撤销操作,允许玩家撤销之前的行动,重新制定策略。
如何选择备忘录模式的实现方式:内部类 vs 外部类
备忘录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内部类和外部类。 使用内部类(如上面的例子)可以更好地封装备忘录,防止外部访问,但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 使用外部类则更加灵活,可以更容易地扩展备忘录的功能,但需要注意保护备忘录的状态,防止被外部修改。 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如果需要严格保护备忘录的状态,并且备忘录的结构比较简单,那么内部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需要更加灵活地处理备忘录,并且可以接受一定的风险,那么外部类可能更适合。
备忘录模式的优缺点分析:何时应该避免使用?
备忘录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了一种保存对象状态的机制,允许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恢复对象的状态。 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发起人的状态非常复杂,备忘录对象可能会占用大量的内存。 此外,频繁地创建和恢复备忘录对象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性能。 因此,在以下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备忘录模式:
- 发起人的状态非常简单,没有必要保存。
- 保存和恢复状态的频率非常高,导致性能瓶颈。
- 对内存占用非常敏感,无法接受备忘录对象带来的额外开销。
总的来说,备忘录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但在使用时需要仔细权衡其优缺点,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