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onic-gradient制作环形进度条的核心是利用其角度颜色过渡特性,通过css变量控制进度;2. html只需一个div并设置–percentage变量,css使用conic-gradient从0度开始按百分比填充颜色,再用::before伪元素创建中间圆孔,::after显示文本;3. 动态效果通过javascript修改–percentage实现,结合transition可让进度变化平滑动画;4. 浏览器兼容性方面,现代主流浏览器均支持,旧版浏览器可通过特性检测fallback到svg或多层div方案。该方法以极简代码实现高效、可维护的环形进度条,是当前最优解。
使用CSS制作环形进度条,特别是借助
conic-gradient
这个特性,现在变得出乎意料的简单和优雅。它让原本需要复杂SVG或多层HTML元素才能实现的效果,在一行CSS里就能搞定。核心思想就是利用
conic-gradient
从中心点向外辐射的特性,通过设定颜色和角度来模拟进度条的填充过程。
解决方案
要用
conic-gradient
制作一个环形进度条,我们主要利用它根据角度进行颜色过渡的能力。
首先,你需要一个HTML元素作为进度条的容器,比如一个简单的
div
: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div class="progress-circle" style="--percentage: 75;"></div>
这里我直接在
style
属性里定义了一个CSS变量
--percentage
,这样方便通过JavaScript动态修改。
接着,是关键的CSS部分。
.progress-circle { --track-color: #e0e0e0; /* 进度条未填充部分的颜色 */ --progress-color: #4CAF50; /* 进度条已填充部分的颜色 */ --circle-size: 150px; /* 进度条的整体大小 */ --inner-hole-size: 120px; /* 中间圆孔的大小 */ width: var(--circle-size); height: var(--circle-size); border-radius: 50%; /* 确保是圆形 */ position: relative; /* 为伪元素定位做准备 */ display: grid; /* 方便居中内部文本或内容 */ place-items: center; /* 居中内容 */ overflow: hidden; /* 防止渐变超出边界,虽然conic-gradient通常不会 */ /* 核心:conic-gradient */ background: conic-gradient( var(--progress-color) calc(var(--percentage, 0) * 1%), /* 从0度开始,填充到指定百分比 */ var(--track-color) 0% /* 未填充部分,从百分比结束处开始填充剩余部分 */ ); } /* 创建中间的圆孔 */ .progress-circle::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var(--inner-hole-size); height: var(--inner-hole-size); border-radius: 50%; background-color: white; /* 圆孔的颜色,通常与背景色一致 */ /* 伪元素会自动被place-items居中,如果父元素是grid/flex */ /* 如果不是,则需要手动居中:top: 50%; left: 50%;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 /* 可选:显示百分比文本 */ .progress-circle::after { content: var(--percentage, 0) '%'; /* 直接显示CSS变量的值 */ font-size: 1.5em; font-weight: bold; color: #333; z-index: 1; /* 确保文本在圆孔上方 */ }
这段CSS的核心在于
background: conic-gradient(...)
。它从0度(默认是顶部中心)开始,
var(--progress-color) calc(var(--percentage, 0) * 1%)
表示用
--progress-color
填充到
--percentage
所代表的角度(例如75%就是270度)。接着,
var(--track-color) 0%
则表示从前一个颜色停止的地方(也就是
--percentage
的角度)开始,用
--track-color
填充剩余的部分。
至于中间的圆孔,我选择用一个
::before
伪元素来覆盖中心区域,并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或你页面背景色),从而形成一个“挖空”的效果。
::after
伪元素则用来显示当前的百分比文本。
为什么
conic-gradient
conic-gradient
是制作环形进度条的优选方案?
回想一下,在
conic-gradient
出现之前,制作一个漂亮的环形进度条简直是前端开发者的一个“小噩梦”。我记得那时候,常见的方案无非是几种:
- 多层
div
旋转法
:这玩意儿需要至少两个div
,一个负责左半边,一个负责右半边,通过
overflow: hidden
和
transform: rotate
来模拟进度。代码又臭又长,逻辑也比较绕,维护起来头大。特别是当进度超过50%时,还需要额外的处理。
- SVG法:使用SVG的
<circle>
元素,通过
stroke-dasharray
和
stroke-dashoffset
来控制描边的长度。这个方法很强大,能实现很多复杂的效果,但缺点是需要引入SVG标记,对于纯CSS的组件来说,稍微有点“重”,而且对于不熟悉SVG的开发者来说,上手成本略高。
- Canvas法:完全通过JavaScript在Canvas上绘制。性能不错,但意味着你需要写更多的JS代码来管理绘制逻辑,而且每次更新都需要重新绘制,对于简单的进度条来说,有点杀鸡用牛刀。
而
conic-gradient
的出现,简直是降维打击。它将所有这些复杂性封装在一个CSS属性里。
- 极简代码:一个
div
,几行CSS,搞定。这大大减少了HTML标记和CSS代码量,让项目变得更轻量、更易读。
- 纯CSS实现:这意味着它渲染效率高,性能好,不需要额外的JavaScript(除非你想做动画或动态更新)。
- 易于定制:通过CSS变量,你可以轻松地修改颜色、大小、圆孔直径,甚至动态改变进度值,而无需触碰任何JavaScript或复杂的DOM操作。
- 语义化更好:我们只是在描述一个元素的背景样式,而不是为了实现视觉效果而创造复杂的DOM结构。这符合CSS的初衷。
所以,对我来说,
conic-gradient
不仅仅是一个新的CSS属性,它代表了一种更优雅、更现代的Web开发思维:用最简洁的方式,实现最强大的效果。
如何为
conic-gradient
conic-gradient
环形进度条添加动态效果与交互?
虽然
conic-gradient
本身是静态的,但结合CSS变量和JavaScript,我们可以让它“活”起来,实现动态更新和动画效果。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JavaScript来修改我们之前定义的
--percentage
这个CSS变量。
// 假设你有一个进度条元素 const progressBar = document.querySelector('.progress-circle'); // 更新进度条的函数 function updateProgress(percentage) { if (progressBar) { progressBar.style.setProperty('--percentage', percentage); } } // 示例:每秒更新一次进度 let currentPercentage = 0; const intervalId = setInterval(() => { currentPercentage += 1; if (currentPercentage > 100) { currentPercentage = 0; // 循环 } updateProgress(currentPercentage); // 如果需要停止,可以调用 clearInterval(intervalId); }, 50); // 每50毫秒更新1% // 也可以通过用户交互来更新,比如点击按钮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 updateProgress(Math.floor(Math.random() * 101)); // 随机更新一个进度 // });
通过
element.style.setProperty('--variableName', value)
,我们可以实时地改变CSS变量的值,
conic-gradient
会立即响应并重新渲染。
添加动画效果:
如果你想让进度条的更新过程更平滑,而不是瞬间跳变,可以尝试使用CSS
transition
。
.progress-circle { /* ... 其他样式 ... */ transition: --percentage 0.5s ease-out; /* 让 --percentage 的变化有动画效果 */ }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
transition
属性可以直接作用于CSS自定义属性(即CSS变量),这在现代浏览器中支持得很好。当
--percentage
的值发生变化时,它会在0.5秒内平滑过渡,看起来就像进度条在“生长”一样。
对于更复杂的动画,比如需要多个步骤或更精细的控制,你也可以考虑使用JavaScript动画库(如GSAP)来插值
--percentage
的值,或者利用
@keyframes
来定义更复杂的动画序列,尽管直接在
conic-gradient
上应用
@keyframes
可能不如直接修改
--percentage
变量来得灵活。但对我个人而言,对于这种简单的进度条动画,一个简单的
transition
通常就足够了,它既简单又高效。
conic-gradient
conic-gradient
的浏览器兼容性与备选方案有哪些?
尽管
conic-gradient
在现代Web开发中表现出色,但了解其浏览器兼容性以及可能的备选方案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需要支持旧版浏览器或追求极致兼容性的项目中。
浏览器兼容性:
目前,
conic-gradient
在主流的现代浏览器中支持度已经非常好了。包括:
- Chrome: 从版本69开始支持。
- Firefox: 从版本83开始支持。
- Edge: 从版本79(基于Chromium)开始支持。
- Safari: 从版本12.1开始支持(需要
-webkit-
前缀,但在最新版本中通常不再需要)。
你可以随时访问
caniuse.com
,搜索
conic-gradient
来获取最详细和最新的兼容性信息。总的来说,如果你主要面向的是近几年的桌面和移动浏览器用户,那么
conic-gradient
的使用基本没有问题。
备选方案(Fallbacks):
对于那些不支持
conic-gradient
的浏览器(主要是IE,以及一些非常旧版本的浏览器),你的进度条可能不会按预期显示。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策略:
-
渐进增强(Progressive Enhancement): 这是我个人比较倾向的做法。对于不支持的浏览器,进度条可能只会显示一个纯色背景(如果你在
conic-gradient
之前定义了
background-color
)或者干脆不显示进度效果。如果这个组件并非核心功能,这种“优雅降级”是可以接受的。用户仍然能看到页面内容,只是视觉效果有所缺失。
-
SVG作为备选: 如果视觉效果至关重要,那么SVG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备用方案。你可以使用JavaScript来检测浏览器是否支持
conic-gradient
。如果不支持,则动态地插入或切换到使用SVG
<circle>
和
stroke-dasharray
实现的进度条。这种方法需要更多的JavaScript代码来管理,但能确保在所有浏览器中都提供一致的视觉体验。
// 简单的 conic-gradient 支持检测 function supportsConicGradient()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el.style.backgroundImage = 'conic-gradient(white, black)'; return el.style.backgroundImage.includes('conic-gradient'); } if (!supportsConicGradient()) { // Fallback to SVG or other methods // 例如,为 .progress-circle 添加一个特定的 class,然后用 CSS 切换显示 document.querySelector('.progress-circle').classList.add('no-conic-gradient'); // 或者直接替换 HTML 内容为 SVG 进度条 }
-
旧版CSS方法: 虽然复杂,但基于
border-radius
、
overflow: hidden
和
transform: rotate
的多
div
方案是纯CSS的,可以作为最后的纯CSS备选。但这通常意味着代码量和复杂性会显著增加,所以我个人很少会推荐它作为首选的备选方案。
在实际项目中,我通常会先评估目标用户群体的浏览器分布。如果大部分用户都使用现代浏览器,那么我可能会选择渐进增强,让不支持的浏览器看到一个基本版本。如果项目对兼容性要求极高,那么我会倾向于使用JavaScript进行特性检测,并提供SVG作为备用方案。毕竟,CSS的进步是为了让我们写更少的代码,实现更好的效果,没必要为了极少数的旧浏览器而牺牲代码的简洁性。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