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悠悠畅享网!

文章导读

Python REST API数据清洗:利用模糊匹配识别姓名拼写变体与错别字


avatar
站长 2025年8月15日 1

Python REST API数据清洗:利用模糊匹配识别姓名拼写变体与错别字

本文探讨了在处理REST API数据时,如何有效识别并匹配因拼写错误或变体(如姓名)而导致的模糊数据。针对API通常不支持正则表达式进行复杂查询的限制,文章提出并详细介绍了使用Python的fuzzywuzzy库进行模糊匹配的解决方案。通过在客户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开发者可以灵活地处理不规范的输入,从而提高数据匹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REST API查询的局限性

在与restful api交互时,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特定条件检索数据。当这些条件涉及字符串的模糊匹配,例如查找一个人名可能存在的多种拼写变体(如“john smith”、“jonathan smith”、“jon smith”)或错别字时,传统的精确匹配方法显然力不从心。

许多REST API的查询参数设计为精确匹配或支持有限的通配符(如*),但通常不直接支持复杂的正则表达式。这意味着,我们无法简单地将一个像J.*n Smith这样的正则表达式直接作为API请求参数传递,期望API服务器能执行高级的模式匹配。尝试这样做通常会导致API返回错误或不符合预期的结果,因为API服务器会将整个正则表达式字符串视为一个字面值进行匹配,而非解析其模式含义。

例如,一个典型的API请求可能如下所示: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 假设API参数只支持精确匹配 Payee_Parameter = {     "contribution_payee": "John Smith", # 只能匹配精确的“John Smith”     "dt_posted": "ascending",     "key": "YOUR_API_KEY" # 替换为你的API密钥 }  ContributionsLink = "https://lda.senate.gov/api/v1/contributions/" response = requests.get(ContributionsLink, params=Payee_Parameter) data = response.json() # ... 后续处理 ...

这种方法无法捕获“Jonathan Smith”或“Jon Smith”等变体,导致数据遗漏。

模糊匹配:解决方案

由于API端通常不直接支持复杂的模糊匹配逻辑,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将数据检索过程分为两步: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1. 宽泛数据获取: 从API获取一个尽可能宽泛的数据集。这可能意味着不使用精确的姓名过滤,或者只使用姓氏等宽泛条件,以确保包含所有潜在的变体。
  2. 客户端模糊匹配: 在本地Python程序中,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迭代处理,使用模糊匹配算法来识别和筛选出与目标字符串相似的记录。

模糊匹配(Fuzzy Matching),也称为近似字符串匹配,是一种通过计算字符串之间的相似度来识别潜在匹配项的技术。它能够容忍拼写错误、字符插入、删除或替换等差异,从而有效地处理不规范或不完整的数据。

使用Python fuzzywuzzy 库实现模糊匹配

Python的fuzzywuzzy库是实现模糊字符串匹配的流行选择。它基于Levenshtein距离(编辑距离)算法,提供了多种计算字符串相似度的方法。

1. 安装 fuzzywuzzy

首先,确保你的环境中安装了fuzzywuzzy库。如果未安装,可以通过pip进行安装:

pip install fuzzywuzzy

fuzzywuzzy 依赖于 python-Levenshtein 库以获得更快的性能,建议也一并安装:

pip install python-Levenshtein

2. fuzzywuzzy 基本原理与应用

fuzzywuzzy提供了多种函数来计算字符串相似度,返回一个0到100之间的整数分数,分数越高表示相似度越高。

  • fuzz.ratio(string1, string2): 计算两个字符串的简单相似度(Levenshtein距离)。
  • fuzz.partial_ratio(string1, string2): 如果一个字符串是另一个字符串的子串,即使顺序不同,也能给出高分。
  • fuzz.token_sort_ratio(string1, string2): 对字符串进行分词,然后对分词后的列表进行排序,再计算相似度。这有助于处理单词顺序不同的情况。
  • fuzz.token_set_ratio(string1, string2): 类似于token_sort_ratio,但更健壮,可以处理重复词和缺失词的情况。
  • process.extract(query, choices, limit=N): 从一个字符串列表中找出与查询字符串最相似的N个字符串。
  • process.extractOne(query, choices): 从一个字符串列表中找出与查询字符串最相似的一个字符串。

示例:基本相似度计算

from fuzzywuzzy import fuzz from fuzzywuzzy import process  print(fuzz.ratio("John Doe", "Joe Dow"))        # 输出: 67 print(fuzz.ratio("John Doe", "John M. Doe"))    # 输出: 84 print(fuzz.ratio("John Doe", "Billy Jean"))     # 输出: 22  print(fuzz.partial_ratio("apple pie", "apple")) # 输出: 100 (因为"apple"是"apple pie"的一部分) print(fuzz.token_sort_ratio("fuzzy wuzzy was a bear", "wuzzy fuzzy bear was a")) # 输出: 100 (忽略词序)

3. 整合到API数据处理流程

将fuzzywuzzy整合到API数据处理流程中,其核心思想是:先从API获取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本地筛选。

假设我们通过API获取了包含捐款人姓名的记录列表,现在需要找出所有与“John Smith”相似的捐款记录。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from fuzzywuzzy import fuzz from fuzzywuzzy import process  # 目标匹配的姓名 target_candidate_name = "John Smith" # 相似度阈值:只有相似度达到或超过这个值才被认为是匹配 similarity_threshold = 80  # 模拟从API获取的数据。 # 实际应用中,这里会是一个API调用,可能通过宽泛的查询参数获取大量数据。 # 例如: # Payee_Parameter = { #     "contribution_payee": "Smith", # 宽泛查询,例如只用姓氏 #     "dt_posted": "ascending", #     "key": "YOUR_API_KEY" # } # ContributionsLink = "https://lda.senate.gov/api/v1/contributions/" # response = requests.get(ContributionsLink, params=Payee_Parameter) # api_data = response.json() # api_data_results = api_data.get("results", []) # 假设数据在"results"键下  # 为了演示,我们使用一个硬编码的列表来模拟API返回的数据 api_data_results = [     {"payee_name": "John Smith", "amount": 100, "id": "rec1"},     {"payee_name": "Jonathan Smith", "amount": 150, "id": "rec2"},     {"payee_name": "Jon Smith", "amount": 200, "id": "rec3"},     {"payee_name": "Johnathon Smith", "amount": 50, "id": "rec4"},     {"payee_name": "Jane Doe", "amount": 120, "id": "rec5"},     {"payee_name": "Jon Smtih", "amount": 75, "id": "rec6"}, # 拼写错误示例     {"payee_name": "J Smith", "amount": 80, "id": "rec7"},     {"payee_name": "Johnny Smith", "amount": 90, "id": "rec8"}, ]  matched_contributions = []  print(f"开始匹配 '{target_candidate_name}' 的捐款记录 (相似度阈值 >= {similarity_threshold})...")  for record in api_data_results:     payee_name_from_api = record.get("payee_name")     if payee_name_from_api:         # 转换为小写进行不区分大小写匹配,提高匹配鲁棒性         score = fuzz.ratio(target_candidate_name.lower(), payee_name_from_api.lower())          if score >= similarity_threshold:             matched_contributions.append({                 "original_payee_name": payee_name_from_api,                 "amount": record.get("amount"),                 "similarity_score": score,                 "record_id": record.get("id")             })  # 打印匹配结果 if matched_contributions:     print("n匹配到的捐款记录:")     for contribution in matched_contributions:         print(f"- 姓名: {contribution['original_payee_name']}, 金额: {contribution['amount']}, 相似度: {contribution['similarity_score']}") else:     print("未找到符合条件的匹配记录。")  # 另一个高级用法:使用 process.extract 从一个列表中查找最佳匹配 # 假设我们想从所有已知的候选人姓名中找出与“John Smith”最接近的几个 all_payee_names_from_api = [record.get("payee_name") for record in api_data_results if record.get("payee_name")]  if all_payee_names_from_api:     print(f"n使用 process.extract 查找与 '{target_candidate_name}' 最接近的几个姓名:")     # limit=3 表示返回前3个最相似的匹配     top_matches = process.extract(target_candidate_name, all_payee_names_from_api, limit=3, scorer=fuzz.ratio)     for match in top_matches:         # match 是一个元组 (匹配到的字符串, 相似度分数)         print(f"- {match[0]} (相似度: {match[1]})") else:     print("nAPI数据中没有可供匹配的姓名列表。")

注意事项与最佳实践

  1. 性能考量: 当处理非常大的数据集时,在客户端进行模糊匹配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和内存。
    • 分页处理: 如果API支持分页,分批获取数据并处理,避免一次性加载所有数据。
    • 数据预过滤: 在API层面尽可能进行宽泛的预过滤(例如,只按姓氏或起始字母过滤),以减少需要下载和处理的数据量。
    • 优化算法: 对于超大数据集,可以考虑更高效的模糊匹配库(如rapidfuzz,它是fuzzywuzzy的更快实现)或使用倒排索引等技术。
  2. 相似度阈值选择: similarity_threshold 的选择至关重要。
    • 过高 可能导致遗漏真实的匹配(例如,严格的错别字)。
    • 过低 可能导致误报(将不相关的字符串匹配进来)。
    • 建议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数据特性进行实验和调整,找到一个平衡点。
  3. 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模糊匹配之前,对字符串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准确性。
    • 大小写统一: 将所有字符串转换为小写或大写(如lower()或upper())。
    • 去除多余空格: 使用strip()去除首尾空格,或使用’ ‘.join(text.split())去除内部多余空格。
    • 特殊字符处理: 根据需要移除或标准化标点符号、数字等。
  4. 多种匹配策略: fuzzywuzzy提供了多种相似度计算函数。根据你的匹配需求选择最合适的:
    • fuzz.ratio 适用于整体相似度。
    • fuzz.partial_ratio 适用于一个字符串是另一个子串的情况。
    • fuzz.token_sort_ratio 和 fuzz.token_set_ratio 适用于词序可能不同或包含额外词的情况。
  5. 人工复核: 对于关键数据,即使使用了模糊匹配,也建议进行人工复核,特别是对于相似度分数介于模糊与精确之间的结果。

总结

在面对REST API不直接支持复杂模糊查询的场景时,采用客户端模糊匹配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解决方案。通过结合Python的requests库进行API数据获取和fuzzywuzzy库进行本地数据处理,我们能够有效地识别和处理因拼写变体或错别字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性,从而提高数据匹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合理选择相似度阈值,并结合数据预处理和性能优化策略,将使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