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不应作为流程控制工具,而应用于处理意外错误,如外部依赖失败、非法参数或资源不足;2. 判断是否抛出异常的四个标准是:调用方能否预知问题、是否属于异常而非预期情况、调用方是否有能力处理、是否破坏函数契约;3. 最佳实践包括优先使用返回值表示可预期失败、提供清晰异常信息、使用具体异常类型、不吞异常并文档化公共api的异常;4. 常见场景中,用户输入错误应抛出异常但在验证层处理,查询无结果不应抛出异常而应返回空值,文件不存在或第三方超时应抛出异常,配置未设置视必填与否决定,权限不足应抛出特定异常;关键在于异常用于处理“不该发生但发生了”的情况,而非替代常规控制流,合理使用可提升代码健壮性和可维护性。
在编写健壮、可维护的代码时,异常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但“何时该抛出异常”常常让开发者困惑——抛得太多,代码变得难以阅读;抛得太少,又容易掩盖错误。以下是关于何时该抛出异常的判断标准和最佳实践,帮助你在实际开发中做出合理决策。
一、异常的定位:异常不是流程控制工具
异常的核心用途是处理意外或错误状态,而不是替代正常的程序流程控制。
✅ 应该抛出异常的情况:
- 程序遇到了无法继续执行的错误条件
- 外部依赖失败(如网络中断、文件不存在)
- 参数非法且调用方应承担责任
- 系统资源不足(如内存耗尽)
❌ 不应使用异常来控制正常流程:
# 错误示例:用异常做流程判断 def get_user_age(user_id): try: return db.get_age(user_id) except UserNotFound: return -1 # 应该用返回值或Optional类型,而不是靠异常跳转
更合适的做法是返回
None
或使用
Optional[int]
,让调用方显式处理“用户不存在”的情况。
二、判断是否该抛出异常的四个标准
1. 调用方能否提前预知并避免该问题?
如果调用方可以通过检查输入或状态来避免错误,就不应抛出异常,而应通过文档或返回值提示。
✅ 举例:
-
int("abc")
抛出
ValueError
是合理的,因为字符串是否能转整数无法静态判断
-
list.pop()
在空列表上调用抛出
IndexError
也是合理的,因为并发场景下无法预知
⚠️ 反例:
-
divide(a, b)
在
b == 0
时抛出异常,但调用方完全可以先判断
b != 0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返回
Optional[float]
或让调用方负责检查。
2. 该错误是否属于“异常”而非“预期情况”?
区分“异常”和“业务逻辑中的正常分支”。
✅ 抛出异常:
- 文件系统损坏导致无法读取配置文件
- 数据库连接超时
❌ 不应抛出异常:
- 用户登录失败(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这是业务逻辑的一部分
- 搜索无结果 —— 应返回空列表,而非抛出“未找到”异常
原则:如果这个“错误”在系统正常运行中经常发生,就不该用异常。
3. 调用方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个错误?
如果抛出异常后,调用方除了日志记录和崩溃外无法做任何有意义的恢复,那这个异常可能就不该由你抛出,或者应该包装成更高层的异常。
✅ 正确做法:
try: db.connect() except ConnectionError as e: raise ServiceUnavailable("数据库暂时不可用") from e
这样上层服务可以统一处理“服务不可用”,而不必关心底层是网络还是数据库问题。
4. 是否破坏了函数的契约(Post-condition)?
每个函数都有隐式或显式的契约。如果执行后无法满足输出承诺,就应该抛出异常。
✅ 例如:
- 一个函数声明“返回非空字符串”,但实际生成了空值 → 应抛出异常
- 一个验证函数发现数据严重不一致,无法修复 → 抛出
ValidationError
三、最佳实践建议
-
优先使用返回值表示可预期的失败
如Result<T, E>
(Rust)、
Optional<T>
(Java/Python)、
Either
(函数式语言)
-
抛出异常时提供清晰、有用的上下文信息
不要只抛出"Error"
,而是说明“什么操作失败、在哪失败、可能原因”
-
使用具体的异常类型,避免泛化
用UserNotFoundException
比用
RuntimeException
更有助于调试和处理
-
不要吞掉异常(empty catch)
即使暂时无法处理,也应记录日志或重新抛出 -
在公共API中明确文档化可能抛出的异常
让调用方知道需要处理哪些情况
四、常见场景判断参考
场景 | 是否应抛出异常 | 说明 |
---|---|---|
用户输入格式错误 | ✅ 是 | 但应在验证层捕获并返回友好的错误信息 |
查询数据库无结果 | ❌ 否 | 返回空集合或 @@######@@ 更合适 |
文件不存在 | ✅ 是(读取时) | 属于资源缺失的异常情况 |
配置项未设置 | ⚠️ 视情况 | 若是必填项,应抛出;否则提供默认值 |
第三方API超时 | ✅ 是 | 属于外部依赖故障 |
权限不足访问资源 | ✅ 是 | 可抛出 @@######@@ |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在于:异常是用来处理“不该发生但发生了”的问题,而不是代替
null
的手段。合理使用,才能让代码更清晰、更可靠。
PermissionDeniedException
if-else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