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悠悠畅享网!

文章导读

友元函数和友元类怎么用 打破封装的特殊场景


avatar
站长 2025年8月16日 4

友元函数是用friend关键字声明的非成员函数,可访问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例如复数类中重载operator+作为友元实现私有成员相加。

友元函数和友元类怎么用 打破封装的特殊场景

友元函数和友元类是C++中一种特殊的机制,允许外部函数或类访问另一个类的私有(private)和保护(protected)成员。虽然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原则,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适当使用友元可以提升性能或简化设计,而不会破坏整体的可维护性。

什么是友元函数

友元函数不是类的成员函数,但它被声明为类的“朋友”,因此可以访问该类的所有成员,包括私有成员。

在类内部使用 friend 关键字声明一个函数即可将其设为友元函数。

示例:

比如我们有一个表示复数的类,希望重载 operator 来支持输出,但由于输出操作符通常不是成员函数(否则左边是对象),就需要用友元来访问私有数据。

 class Complex { private:     double real, imag; public:     Complex(double r = 0, double i = 0) : real(r), imag(i) {}          // 声明友元函数     friend std::ostream& operator<<(std::ostream& os, const Complex& c); };  // 定义友元函数 std::ostream& operator<<(std::ostream& os, const Complex& c) {     os << c.real << " + " << c.imag << "i";     return os; } 

这样,operator

什么是友元类

当一个类需要访问另一个类的私有成员时,可以将前者声明为后者的友元类。这意味着友元类的所有成员函数都能访问目标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

示例:

比如我们有两个类:Teacher 和 Student,Teacher 需要读取 Student 的成绩信息(假设成绩是私有的),但又不希望公开 getter 方法。

 class Student;  class Teacher { public:     void checkScore(const Student& s); };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score; public:     Student(int s) : score(s) {}          // 声明 Teacher 为友元类     friend class Teacher; };  void Teacher::checkScore(const Student& s) {     std::cout << "Student's score: " << s.score << std::endl; // 可以直接访问 } 

这里 Teacher 类被声明为 Student 的友元,因此它可以访问 Student 的私有成员 score。

打破封装的合理场景

友元机制确实打破了封装性,但以下几种情况中使用它是合理且常见的:

  • 运算符重载:如 >、+ 等二元操作符,尤其是当左操作数不是对象本身时,必须使用友元函数。
  • 两个紧密协作的类:如容器类和迭代器类,迭代器需要访问容器的内部结构,但又不应暴露给外部。
  • 工厂模式或管理类:某些管理类负责创建或维护对象状态,需要访问私有成员进行初始化或校验。
  • 性能优化:避免频繁调用 getter/setter,在内部高度信任的组件之间直接访问数据。

关键在于:友元应只用于“可信且必要的协作”,而不是为了图方便随意暴露私有成员。

注意事项和建议

虽然友元功能强大,但使用时需谨慎:

  • 友元关系不能被继承,子类不会自动成为友元。
  • 友元关系是单向的,A 是 B 的友元,并不代表 B 是 A 的友元。
  • 尽量缩小友元范围,优先使用友元函数而非友元类,避免过度暴露。
  • 在头文件中明确声明友元,便于维护者理解类之间的依赖关系。

基本上就这些。友元不是“坏东西”,而是一个工具。只要用在合适的场景,它能帮助写出更自然、高效的代码,同时保持设计的清晰性。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