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悠悠畅享网!

文章导读

在Visual Studio中如何使用CMake来创建C++项目


avatar
作者 2025年9月3日 11

visual studio中使用CMake开发C++项目,核心是通过CMakeLists.txt实现跨平台构建,同时利用VS强大ide功能;主要路径包括打开现有CMake项目或使用模板创建新项目,VS会自动识别并配置,提供目标视图、智能感知、调试支持,并通过CMakeSettings.JSon管理多平台配置,显著提升开发效率与项目可维护性。

在Visual Studio中如何使用CMake来创建C++项目

在Visual Studio中使用CMake创建C++项目,核心思想是让VS直接识别并管理你的

CMakeLists.txt

文件,从而利用CMake的跨平台构建能力,同时享受Visual Studio强大的IDE功能,无论是打开一个现有CMake项目还是从零开始,过程都相当直接和流畅。

我个人觉得,当你踏入现代C++开发,尤其是在需要跨平台或者管理复杂依赖时,CMake几乎是绕不开的。它不像老旧的

vcxproj

文件那样平台绑定,而是提供了一种更抽象、更灵活的方式来描述你的项目结构。

解决方案

在Visual Studio中利用CMake来构建C++项目,主要有两种路径,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VS理解并执行你的

CMakeLists.txt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1. 打开一个现有的CMake项目

这大概是我最常用的场景了。你可能从gitHub上克隆了一个项目,或者同事发来一个CMake驱动的工程。

  • 步骤一:选择“打开文件夹” 启动Visual Studio,选择“文件”>“打开”>“文件夹…”。然后导航到你的CMake项目根目录,也就是包含
    CMakeLists.txt

    文件的那个文件夹。

  • 步骤二:Visual Studio的自动识别与配置 Visual Studio会非常智能地识别出这是一个CMake项目,并自动开始配置。你会看到输出窗口里CMake在运行,生成缓存文件(
    CMakeCache.txt

    )和构建系统文件(比如Ninja或Visual Studio自身的解决方案文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取决于你的项目大小和依赖复杂程度。

  • 步骤三:探索项目结构 配置完成后,你会发现“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窗口变成了“CMake目标视图”。这里会清晰地展示你的CMake目标(可执行文件、库等),你可以像操作传统VS项目一样,选择启动项、构建特定目标。有时,我也会切换回“文件夹视图”,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文件系统结构,这在处理一些非代码文件或者想快速定位某个源文件时特别方便。
  • 步骤四:构建与调试 选择一个CMake目标作为启动项(通常是你的主程序),然后直接点击“本地windows调试器”按钮或者按F5。VS会先构建选定的目标,然后启动调试器。断点、变量查看等功能都和传统VS项目无异,体验非常棒。

2. 从零开始创建一个新的CMake项目

如果你想开始一个新的项目,并且打算一开始就用CMake来管理,Visual Studio也提供了模板。

  • 步骤一:新建项目 选择“文件”>“新建”>“项目…”。

  • 步骤二:选择CMake模板 在项目模板搜索框中输入“CMake”,你会看到“CMake项目”或“CMake项目(控制台应用程序)”等选项。我通常会选择“CMake项目(控制台应用程序)”,因为它会为你生成一个基本的

    CMakeLists.txt

    和一个

    main.cpp

    ,省去了手动创建的麻烦。

  • 步骤三:理解初始

    CMakeLists.txt

    新创建的项目会包含一个简单的

    CMakeLists.txt

    ,通常是这样的:

    cmake_minimum_required (VERSION 3.8) project (MyNewCMakeProject VERSION 1.0)  add_executable (MyNewCMakeProject "MyNewCMakeProject.cpp")
    • cmake_minimum_required

      : 指定CMake的最低版本要求。

    • project

      : 定义项目名称和版本。

    • add_executable

      : 创建一个可执行目标,指定源文件。如果你要创建库,会用

      add_library

  • 步骤四:添加源文件与依赖 你可以像往常一样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添加新的

    .cpp

    .h

    文件。添加后,记得更新

    CMakeLists.txt

    ,把新文件加入到相应的

    add_executable

    add_library

    命令中。对于外部库依赖,你会用到

    find_package

    target_link_libraries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

    等CMake命令。

  • 步骤五:构建与运行 和打开现有项目一样,选择目标,然后构建和调试。

为什么在Visual Studio中使用CMake对C++项目开发至关重要?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CMake时,我曾觉得它不过是给构建系统又加了一层抽象,有点多余。但随着项目复杂度的增加,尤其是需要兼顾Windows、linux甚至macOS平台时,我才真正体会到CMake的“香”。它不仅仅是方便,更是现代C++开发的一种必然趋势。

首先,跨平台兼容性是其核心优势。我们写C++代码,很多时候是为了高性能,而高性能的应用往往需要部署在各种环境中。传统的

.vcxproj

文件是Visual Studio特有的,在Linux下根本无法识别。CMake则不然,它生成的是平台无关的构建脚本(比如unix Makefiles、Ninja或Visual Studio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一个

CMakeLists.txt

文件里描述你的项目,然后在Windows上用VS构建,在Linux上用GCC/Clang构建,甚至在macOS上用xcode构建。这极大地减少了多平台维护的工作量。我曾经手头一个项目,需要在Windows上用MSVC编译,同时在嵌入式Linux板上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CMake在这里简直是救星,一套配置搞定所有。

其次,简化复杂项目管理。大型C++项目往往包含多个子项目、库、测试用例,还有各种第三方依赖。手动管理这些依赖关系、编译选项、头文件路径简直是噩梦。CMake提供了一套声明式语言来描述这些关系,比如

target_link_libraries

可以清晰地表达目标之间的依赖,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

则统一管理头文件路径。这使得项目结构更清晰,也更容易维护。当团队成员增加,或者项目迭代时,这种清晰度带来的效率提升是巨大的。

再者,与Visual Studio的无缝集成。虽然CMake是独立于IDE的构建系统,但Visual Studio对其支持得非常好。从我前面提到的自动识别、CMake目标视图,到强大的IntelliSense、调试器支持,一切都感觉像是原生支持。你不需要离开VS环境去手动运行CMake命令,一切都在IDE内部完成。这种集成度让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代码本身,而不是纠结于构建工具的细节。我记得有一次,我甚至在VS里直接远程调试一个运行在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中的CMake项目,那种体验真是太棒了,感觉就像在本地调试一样。

最后,它也推动了现代C++生态的标准化。现在很多流行的C++库(如Boost、opencv、Eigen)都使用CMake作为其构建系统。这意味着如果你也使用CMake,就能更容易地集成这些库,而无需为每个库单独编写构建脚本。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整个C++社区的协作和共享变得更加高效。

如何配置和调试基于CMake的C++项目以优化开发效率?

配置和调试是开发过程中最耗时的部分之一。在CMake和Visual Studio的结合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显著提升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首先,

CMakeSettings.json

是你的配置中心。当你在Visual Studio中打开一个CMake项目时,VS会在

.vs

隐藏文件夹下生成一个

CMakeSettings.json

文件。这个文件是Visual Studio特有的,它允许你定义多个CMake配置,比如Debug x64、Release x86、或者针对WSL的Linux配置。你可以通过它来:

  • 定义不同的构建类型和架构:比如设置
    cmakeCommandArgs

    来传递不同的参数给CMake,或者

    variables

    来定义CMake变量。

  • 指定工具链文件(toolchain file):这对于交叉编译非常关键。你可以在这里指定一个
    .cmake

    文件,它会告诉CMake使用哪个编译器、哪个SDK等等。

  • 设置环境变量:在构建或运行程序前,可能需要设置一些特定的环境变量,
    CMakeSettings.json

    也能做到。 我经常会为我的项目创建多个配置,比如一个用于本地开发(Debug x64),一个用于性能测试(Release x64),还有一个用于WSL上的Linux构建。通过VS顶部的下拉菜单轻松切换,这比手动修改CMake变量方便太多了。

其次,调试体验的优化。VS的调试器是其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对于CMake项目,它同样表现出色。

  • 选择正确的启动目标:在“CMake目标视图”中,确保你选择了你想要调试的可执行文件作为启动项。
  • launch.vs.json

    用于高级调试配置:有时候,你的程序需要命令行参数,或者需要以特定的工作目录启动。这时,你可以在

    .vs

    文件夹下创建或编辑

    launch.vs.json

    文件。这个文件允许你定义多个调试配置,每个配置可以指定可执行文件、命令行参数、环境变量、工作目录等。这对于自动化测试或者特定场景的调试非常有用。我曾经用它来为同一个可执行文件设置不同的命令行参数,从而快速测试不同的功能路径。

  • 远程调试:前面提到了WSL调试,这其实是Visual Studio远程调试能力的一部分。通过在
    CMakeSettings.json

    中配置远程连接(比如ssh),你可以直接在VS中构建和调试运行在远程Linux机器上的CMake项目。这对于开发嵌入式系统或服务器端应用来说,简直是神器。

当然,处理常见的CMake问题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

  • 缓存问题:CMake会生成一个缓存,有时候这个缓存会变得“脏”或过时。如果遇到奇怪的构建错误,或者CMake似乎没有识别你的最新修改,尝试在VS的“CMake”菜单中选择“删除缓存并重新配置”。这通常能解决大部分配置问题。
  • CMakeLists.txt

    语法错误:CMake的错误信息有时会比较晦涩。学会查看CMake的输出日志,定位错误发生的行数,并理解常见的CMake命令用法是基本功。

  • 依赖管理:确保所有外部依赖都被正确地
    find_package

    FetchContent

    引入,并且

    target_link_libraries

    被正确使用。依赖路径问题是初学者最常遇到的坑。

将现有Visual Studio项目迁移到CMake有哪些最佳实践和常见挑战?

将一个传统的Visual Studio项目(

.vcxproj

)迁移到CMake,就像是给一栋老房子做现代化改造,既有激动人心的成果,也少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坑”。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投入的工作,但需要一些策略。

最佳实践:

  1. 从小处着手,逐步迁移。 不要试图一次性把所有东西都迁移过来。如果你的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解决方案,包含多个子项目,我建议从最底层、最独立的库开始。先为它编写
    CMakeLists.txt

    ,确保它能独立构建成功,然后逐步向上层依赖迁移。这种增量式的方法能有效控制风险,也更容易定位问题。

  2. 深入理解现有项目结构。 在动手之前,花时间梳理
    .vcxproj

    文件,弄清楚:

    • 所有的源文件和头文件路径。
    • 外部库的依赖关系、它们的
      .lib

      .dll

      文件在哪里,以及对应的头文件路径。

    • 项目特有的预处理器定义(

      )。

    • 自定义的编译选项(比如
      /std:c++17

      /W4

      )。

    • 是否有自定义的构建事件(Build Events),比如执行脚本、拷贝文件等。 这些信息是编写正确
      CMakeLists.txt

      的基础。

  3. 模块化你的
    CMakeLists.txt

    对于大型项目,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塞到一个巨大的

    CMakeLists.txt

    里。使用

    add_subdirectory()

    来管理子目录中的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有自己的

    CMakeLists.txt

    。这不仅让文件更易读,也方便复用和维护。我个人习惯把第三方库的查找逻辑放在一个单独的

    cmake/Find*.cmake

    文件中,或者使用

    FetchContent

    来管理。

  4. 充分利用CMake的现代特性。 比如,使用
    target_link_libraries

    /

    /

    关键字来精确控制依赖的传递性。使用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

    target_compile_definitions

    来管理头文件路径和宏定义,而不是全局设置。这些现代特性让你的CMake脚本更健壮,也更符合C++模块化的思想。

  5. 持续测试。 每次迁移一个组件,都要确保它能正确构建,并且功能没有受损。单元测试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挑战:

  1. Visual Studio特有的项目设置。
    .vcxproj

    文件里经常会塞入一些Visual Studio特有的设置,比如预编译头文件(PCH)的生成方式、资源文件(

    .rc

    )的处理、自定义构建规则等。这些在CMake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需要你找到CMake的等效命令(如

    target_precompile_headers

    add_custom_command

    add_custom_target

    )来重新实现。这往往是最耗时也最容易出错的部分。

  2. 复杂的构建事件和自定义工具。 如果你的
    .vcxproj

    文件里有大量的

    PreBuildEvent

    PostBuildEvent

    或者自定义的构建工具(比如protobuf的生成器),你需要仔细研究如何用CMake的

    add_custom_command

    add_custom_target

    来复现这些逻辑。这通常需要对CMake的脚本语言有较深的理解。

  3. 外部依赖的查找和链接。 传统的VS项目可能直接通过项目属性页指定了各种库的路径。在CMake中,你需要使用
    find_package()

    来查找系统或用户安装的库,或者使用

    FetchContent

    来在构建时下载并集成第三方库。如果库没有提供CMake模块,你可能需要自己编写

    Find*.cmake

    文件。这要求你对不同操作系统下库的安装路径、命名约定有所了解。

  4. 条件编译和平台特定代码。 很多老项目会有大量的
    #ifdef _WIN32

    #ifdef __linux__

    来处理平台差异。在迁移到CMake时,你需要确保这些条件编译逻辑能够被CMake正确地识别和处理,或者考虑在CMake层级通过

    if(WIN32)

    等语句来控制源文件的添加或编译选项。

  5. 调试迁移问题。 如果迁移后构建失败,或者行为异常,你需要学会查看CMake的详细输出日志。在VS中,你可以在“工具”>“选项”>“CMake”中调整日志详细程度。这些日志会告诉你CMake在配置和生成过程中做了什么,哪里出了问题。

总的来说,迁移是一个学习和优化的过程。它能让你更深入地理解项目的构建过程,并最终获得一个更现代化、更易维护、更具跨平台能力的C++项目。虽然挑战重重,但当看到你的项目在不同平台下都能流畅构建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