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是结合mix format和Credo:前者负责代码排版,后者检查代码风格与质量。在vscode中通过ElixirLS扩展实现自动格式化与实时反馈,并通过credo.exs定制规则,配合git Hooks确保提交代码符合规范。
要在VSCode里让Elixir代码看起来整洁规范,并且符合团队或个人定义的风格,最核心的其实是两件事:一是利用Elixir自带的
mix format
进行基础格式化,二是引入Credo这个强大的静态分析工具来检查和指导代码风格。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格式化”和“风格统一”。
解决方案
说实话,很多人在刚接触Elixir的时候,会把“格式化”和“代码风格检查”混为一谈,觉得Credo就是用来格式化的。这其实是个常见的误区。
mix format
才是Elixir官方自带的格式化工具,它负责代码的结构和排版,比如缩进、换行、操作符间距等。而Credo呢,它更像是一个代码风格的“警察”和“导师”,它会根据一系列规则来检查你的代码,找出潜在的问题、不符合规范的写法,甚至是一些“坏味道”。所以,在VSCode中“格式化”Elixir代码并配置Credo,本质上是让这两个工具协同工作。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我的实践经验:
-
安装VSCode ElixirLS扩展: 这是VSCode里Elixir开发体验的基石。在VSCode扩展市场搜索“ElixirLS”,然后安装。这个扩展会提供语法高亮、智能提示、跳转定义、调试等一系列功能,当然也包括与
mix format
和Credo的集成。
-
在项目中引入Credo: Credo通常作为项目的开发依赖来使用。打开你的Elixir项目根目录下的
mix.exs
文件,在
deps
函数中添加Credo:
defp deps do [ # ... 其他依赖 {:credo, "~> 1.6", only: [:dev, :test], runtime: false} ] end
然后运行
mix deps.get
来下载并安装Credo。这样,Credo就成为了你项目的一部分,ElixirLS就能自动检测到它。
-
配置VSCode自动运行
mix format
: 这是实现“格式化”的关键一步。ElixirLS默认会使用
mix format
,但为了让它在保存文件时自动运行,你需要在VSCode的设置(
Ctrl+,
或
Cmd+,
)中进行配置。搜索
editor.formatOnSave
,确保它被勾选。
如果你的工作区有特定的设置,可以在
.vscode/settings.JSon
中添加或修改:
{ "editor.formatOnSave": true, "[elixir]": { "editor.defaultFormatter": "JakeBecker.elixir-ls" } }
这样,每次你保存
.ex
文件时,
mix format
就会自动运行,你的代码就会按照Elixir的官方规范进行排版。
-
Credo的集成与反馈: 一旦你在
mix.exs
中引入了Credo,ElixirLS会自动在后台运行Credo,并将检查结果实时显示在VSCode的“问题”(Problems)面板中,或者在代码旁边以波浪线或下划线的形式提示。你不需要额外配置ElixirLS去“运行”Credo,它会自己找到并使用项目中的Credo。
这才是Credo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它会告诉你哪里有“魔法数字”、函数参数过多、注释不足、命名不规范等等。这些都不是
mix format
能处理的,而是需要你根据Credo的提示去思考和修改代码逻辑或风格。
为什么我的Elixir代码格式化后还是有风格问题?理解
mix format
mix format
与Credo的区别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太多次了,甚至我自己刚开始用Elixir的时候也困惑过。说白了,
mix format
和Credo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mix format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纯粹的“格式化”工具。它的目标是让Elixir代码在视觉上保持一致性,减少因个人习惯造成的排版差异。它处理的是代码的物理结构:缩进多少个空格、操作符前后有没有空格、列表元素如何换行、管道操作符怎么对齐等等。它非常“固执己见”,有一套官方推荐的格式规则,而且基本上不提供太多自定义选项(除了少数几个)。它的好处是,团队成员的代码提交上来,格式都是统一的,减少了不必要的代码审查噪音。
而Credo,它是一个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它的关注点是代码的逻辑结构和风格。它不负责改变你的代码排版,而是去“阅读”你的代码,然后告诉你:“嘿,这个函数参数有点多啊,是不是可以重构一下?”或者“你这里用了一个魔法数字,最好定义成一个常量。”再比如,“这个模块的责任是不是有点重了?”Credo有一套非常丰富的规则集,涵盖了从命名规范、复杂度、代码重复到最佳实践等多个方面。而且,Credo是高度可配置的,你可以根据团队的具体需求,启用、禁用或者调整它的规则。
所以,当你运行
mix format
后,代码看起来整齐了,但Credo可能仍然会指出一堆问题。这并不是说
mix format
没做好它的工作,而是因为这些问题根本就不在
mix format
的职责范围之内。它们是关于代码质量、可读性、可维护性层面的问题,需要通过Credo的指导和你的手动修改来解决。两者是互补的,
mix format
保证了代码的“面子”,Credo则帮助你打理好代码的“里子”。
如何在项目中定制Credo规则以适应团队风格?
credo.exs
credo.exs
配置详解
团队协作时,代码风格统一是件大事。虽然Credo自带了一套默认规则,但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偏好。这时候,
credo.exs
文件就派上用场了,它是Credo的“大脑”,让你能精细地控制Credo的行为。
首先,如果你还没有
credo.exs
文件,可以在项目根目录运行:
mix credo gen.config
这会生成一个默认的
credo.exs
文件,里面包含了所有可用的检查项和它们的默认配置。这个文件通常位于项目的根目录。
打开
credo.exs
,你会看到几个主要的部分:
-
configs
: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定义了Credo要运行哪些检查以及如何运行。每个配置项都是一个元组,通常是
{Credo.Check.Category.CheckName, [key: value]}
的形式。
-
启用/禁用检查: 如果你想禁用某个检查,只需把它从
checks
列表中删除,或者在配置中设置
false
。比如,如果你觉得
Credo.Check.Readability.MaxLineLength
这个检查太严格,可以这样调整:
# 默认是80,我们可以放宽到120 {Credo.Check.Readability.MaxLineLength, priority: :low, max_length: 120} # 如果想完全禁用,就直接删掉这行或者注释掉 # {Credo.Check.Readability.MaxLineLength, priority: :low}
-
调整优先级(
priority
): Credo会根据优先级来排序问题。
priority: :high
表示这是个严重问题,
priority: :low
则相对次要。你可以根据团队对不同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
-
特定检查的参数: 很多检查都支持自定义参数。比如
MaxLineLength
有
max_length
,
MaxNesting
有
max_nesting
。仔细阅读Credo的文档,了解每个检查支持的参数。
-
排除文件或目录(
exclude
): 有些文件或目录你可能不想让Credo检查,比如一些自动生成的文件、测试辅助文件或者第三方库的拷贝。你可以在
exclude
列表中添加模式:
exclude: [ ~r"/lib/my_app_web/views/.*", # 排除所有视图文件 ~r"/priv/repo/migrations/.*" # 排除数据库迁移文件 ]
-
-
strict
模式: 在
credo.exs
的顶部,你可能会看到
strict: true
或
strict: false
。当
strict: true
时,Credo会把所有非
priority: :low
的问题都当作错误(exit code非零),这在CI/CD流程中非常有用,可以强制代码质量。
-
read_from_stdin
: 这个设置通常用于ide集成,当设置为
true
时,Credo可以从标准输入读取代码进行检查,而不是文件系统,这使得ElixirLS等工具能更高效地提供实时反馈。
我的建议是:
- 从默认配置开始: 不要一上来就改太多,先用默认的跑几遍,看看哪些问题是你团队真正关心的。
- 逐步调整: 每次只调整几个规则,然后运行Credo,看看效果。
- 团队讨论: 最好是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哪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哪些可以放宽。这能确保大家对代码风格有共识。
- 结合
mix credo suggest
:
运行mix credo suggest
可以找出项目中哪些检查项目前没有被用到,或者哪些可以优化。
通过定制
credo.exs
,你可以让Credo成为团队代码风格的守护者,确保代码库的长期健康和一致性。
VSCode中的ElixirLS如何与Credo协同工作?优化你的开发体验
ElixirLS和Credo的结合,可以说是我在VSCode里开发Elixir最舒服的体验之一。它不是简单地把两个工具堆在一起,而是实现了一种相当智能的协同工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首先,自动检测与实时反馈是核心。一旦你的Elixir项目在
mix.exs
中声明了Credo依赖,ElixirLS就会自动识别到它。你不需要在VSCode的设置里手动指定Credo的路径或者配置它如何运行。当你在编辑
.ex
文件时,ElixirLS会默默地在后台运行Credo对当前文件进行分析。Credo发现的任何问题,无论是警告(Warning)还是建议(Suggestion),都会立即显示在VSCode的“问题”面板(通常在底部)中,并且在代码行旁边以波浪线或小灯泡图标的形式提示你。这种实时反馈意味着你几乎可以在犯错的瞬间就得到纠正,避免了等到提交代码或者运行测试时才发现风格问题。
其次,这种集成带来的无缝体验非常重要。你不需要频繁地切换终端去运行
mix credo
命令。所有关于代码风格的提示都直接呈现在你的编辑器界面上,和语法错误、类型提示等信息混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开发视图。这减少了上下文切换的开销,让你可以更专注于代码本身。
再来,考虑一下性能和资源消耗。ElixirLS在设计上考虑了效率。它不会每次保存都对整个项目运行一次Credo,而是通常只对你正在编辑的文件或最近修改的文件进行增量分析。这确保了即使是大型项目,Credo的实时反馈也能保持快速响应,不会拖慢你的开发节奏。
最后,我想提一个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实践:结合Git Hooks。虽然ElixirLS在开发时提供了实时反馈,但人总有疏忽的时候。为了确保团队提交的代码都符合Credo的规范,我强烈建议在项目的Git Hooks中加入Credo检查。最常见的是使用
pre-commit
hook。
你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比如
husky
for JavaScript/node.js projects, 或者直接写shell脚本)来配置
pre-commit
hook。当你在
git commit
之前,这个hook会自动运行
mix credo
(可能只针对暂存区的文件)。如果Credo发现任何高优先级的问题,提交就会被阻止,强制你先修复代码。这就像是最后一道防线,确保没有不符合规范的代码进入版本库。
举个简单的
pre-commit
脚本例子(如果你在项目根目录创建
.git/hooks/pre-commit
并赋予执行权限):
#!/bin/sh # # An example hook script to verify what is about to be committed. # Called by "git commit" with no arguments. The hook should exit with non-zero # status after issuing an appropriate message if it wants to stop the commit. # # To enable this hook, rename this file to "pre-commit". echo "Running Credo checks before commit..." # Only check staged files that are .ex files git diff --cached --name-only --diff-filter=ACM | grep '.ex$' | xargs mix credo --read-from-stdin if [ $? -ne 0 ]; then echo "Credo checks failed. Please fix the issues before committing." exit 1 fi echo "Credo checks passed." exit 0
通过这种方式,ElixirLS在开发过程中提供“即时指导”,而Git Hooks则在提交前提供“最终把关”,两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壮的Elixir代码质量保障体系。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