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操作图像,核心是pillow库。它支持图像加载、保存、尺寸调整、裁剪、旋转、滤镜应用、颜色增强和文字水印添加。安装命令为pip install Pillow,通过Image.open()读取图片,获取format、size、mode属性后可进行各类变换,如resize()调整大小、crop()裁剪、rotate()旋转,并使用Filter()应用模糊等滤镜,ImageEnhance调整亮度对比度,ImageDraw.Draw()配合ImageFont添加文字水印,最终用save()输出新图像,整个流程高效直观,适合批量处理与自动化任务。
用Python操作图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Pillow库。它其实是Python Imaging Library (PIL) 的一个分支,但更活跃,也更好地支持现代Python版本,能让你轻松实现图像的加载、保存、尺寸调整、裁剪、滤镜应用,甚至是绘制文字和图形等一系列操作。可以说,Pillow就是Python在图像处理领域的瑞士军刀,无论是简单的图片转换,还是复杂的自动化任务,它都能胜任。
解决方案
要用Python操作图像,核心就是Pillow库。它的工作流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你需要安装Pillow。然后,通过
Image.open()
加载一张图片到内存中,得到一个
Image
对象。这个对象就是你进行所有操作的载体。你可以对它进行各种变换,比如调整大小、旋转、裁剪。完成修改后,再用
Image.save()
将处理后的图片保存到文件系统。整个过程直观且高效,尤其适合批量处理或集成到更大的自动化脚本中。
Pillow库的安装与基础图像加载、保存技巧
刚开始接触图像处理时,我发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有点迷茫,到底是用PIL还是Pillow?其实很简单,现在就用Pillow。它是PIL的现代化和积极维护版本,支持Python 3,功能也更完善。安装它,简直是小菜一碟,命令行里敲一行代码就行:
pip install Pillow
安装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玩转图片了。最基础的,就是怎么把一张图片读进来,再怎么存出去。这听起来简单,但却是所有图像操作的基石。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from PIL import Image try: # 加载图片 img = Image.open('example.jpg') print(f"原始图片格式: {img.format}, 尺寸: {img.size}, 模式: {img.mode}") # 显示图片(这会调用系统默认的图片查看器,方便调试) # img.show() # 将图片保存为不同的格式,比如PNG img.save('example_output.png') print("图片已成功保存为 example_output.png") # 如果你想把图片转成灰度图再保存 gray_img = img.convert('L') # 'L' 代表灰度模式 gray_img.save('example_gray.jpg') print("图片已成功保存为 example_gray.jpg")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print("错误:example.jpg 文件未找到。请确保图片文件存在于脚本同级目录。")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处理图片时发生错误: {e}")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img.format
、
img.size
和
img.mode
。
format
告诉你图片的原始文件类型(比如JPEG、PNG),
size
是一个元组
(width, height)
,而
mode
则表示图像的像素格式,比如
RGB
(彩色)、
L
(灰度)、
RGBA
(带透明度的彩色)。理解这些,能帮你更好地控制图片处理的结果,比如在处理透明背景图片时,你可能就需要关注
RGBA
模式。
图像尺寸调整、裁剪与旋转:掌握Pillow的核心变换功能
图片处理,最常见的需求无非就是调整大小、裁剪和旋转。Pillow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提供了直观的API。但这里有个小细节,Pillow的很多操作,比如
resize
,并不会在原图上直接修改。它们会返回一个新的
Image
对象。初学者很容易忘记这一点,导致代码不按预期执行,所以一定要记得将返回的新对象赋值给一个变量。
from PIL import Image try: img = Image.open('example.jpg') # 1. 调整尺寸 (Resize) # 定义新的尺寸,比如宽度500像素,高度按比例缩放 # 或者直接指定 (width, height) new_width = 500 new_height = int(img.size[1] * (new_width / img.size[0])) resized_img = img.resize((new_width, new_height), Image.LANCZOS) # LANCZOS是高质量的重采样滤波器 resized_img.save('example_resized.jpg') print(f"图片已调整尺寸并保存为 example_resized.jpg (新尺寸: {resized_img.size})") # 2. 裁剪 (Crop) # 定义裁剪区域:(left, upper, right, lower) # 比如从左上角开始,裁剪一个200x200的区域 crop_area = (0, 0, 200, 200) cropped_img = img.crop(crop_area) cropped_img.save('example_cropped.jpg') print(f"图片已裁剪并保存为 example_cropped.jpg (裁剪区域: {crop_area})") # 3. 旋转 (Rotate) # 旋转45度,并扩展画布以适应旋转后的图像 rotated_img = img.rotate(45, expand=True) rotated_img.save('example_rotated.jpg') print("图片已旋转45度并保存为 example_rotated.jpg")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print("错误:example.jpg 文件未找到。")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处理图片时发生错误: {e}")
在
resize
时,
Image.LANCZOS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指定了重采样滤波器。不同的滤波器在缩放时会有不同的效果,
LANCZOS
通常能提供最好的视觉质量,减少锯齿感。当然,如果你追求速度,也可以选择
Image.NEAREST
或
Image.BILINEAR
。
crop
操作的坐标系是从左上角开始的,这和很多图形库的约定一致。而
rotate
的
expand=True
参数,则能确保旋转后的整个图像内容都能被包含在新图像中,而不是被裁剪掉。这些小细节,往往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
图像滤镜、颜色调整与文字水印:提升视觉表现力
除了基础的几何变换,Pillow还能让我们对图像的视觉效果进行深度定制。比如应用各种滤镜,调整颜色,或者给图片加上文字水印。这些功能在生成海报、处理用户上传的头像,或者为图片添加版权信息时非常有用。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ageFilter, ImageEnhance, ImageDraw, ImageFont try: img = Image.open('example.jpg') # 1. 应用滤镜 (Filters) # 比如模糊滤镜 blurred_img = img.filter(ImageFilter.BLUR) blurred_img.save('example_blurred.jpg') print("图片已应用模糊滤镜并保存为 example_blurred.jpg") # 更多滤镜:SHARPEN, CONTOUR, EMBOSS, FIND_edgeS等 # sharpened_img = img.filter(ImageFilter.SHARPEN) # sharpened_img.save('example_sharpened.jpg') # 2. 颜色调整 (Color Enhancement) # 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锐度 enhancer = ImageEnhance.Brightness(img) bright_img = enhancer.enhance(1.5) # 亮度增加50% bright_img.save('example_bright.jpg') print("图片亮度已调整并保存为 example_bright.jpg") enhancer = ImageEnhance.Contrast(img) contrast_img = enhancer.enhance(1.8) # 对比度增加80% contrast_img.save('example_contrast.jpg') print("图片对比度已调整并保存为 example_contrast.jpg") # 3. 添加文字水印 (Text Watermark) # 确保图片是RGB模式,如果不是,需要转换,因为Draw只支持RGB或RGBA if img.mode != 'RGB': img = img.convert('RGB') draw = ImageDraw.Draw(img) text = "Python & Pillow" font_size = 30 # 尝试加载一个字体文件,如果系统没有这个字体,可能需要指定路径 try: font = ImageFont.truetype("arial.ttf", font_size) # windows系统常见字体 except IOError: # 如果arial.ttf找不到,使用Pillow的默认字体 font = ImageFont.load_default() print("警告: arial.ttf 未找到,使用默认字体。") # 计算文字位置,比如右下角 text_width, text_height = draw.textsize(text, font=font) # draw.textsize 在Pillow 9.0+ 废弃,推荐使用 font.getbbox() # 推荐的计算方式(Pillow 9.0+) # bbox = font.getbbox(text) # text_width = bbox[2] - bbox[0] # text_height = bbox[3] - bbox[1] x = img.width - text_width - 10 # 距离右边缘10像素 y = img.height - text_height - 10 # 距离下边缘10像素 draw.text((x, y), text, font=font, fill=(255, 255, 255, 128)) # 白色半透明文字 img.save('example_watermarked.jpg') print("图片已添加文字水印并保存为 example_watermarked.jpg")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print("错误:example.jpg 文件未找到。")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处理图片时发生错误: {e}")
在给图片添加文字水印时,
ImageDraw
模块是你的好帮手。它允许你在图像上绘制各种图形和文字。加载字体文件
ImageFont.truetype
是一个常见操作,但要注意字体文件的路径问题,不同操作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找不到指定字体,Pillow会退而求其次使用默认字体,这虽然保证了程序不会崩溃,但视觉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fill
参数不仅可以设置颜色,还可以通过传递一个四元组
(R, G, B, A)
来设置透明度,这在制作半透明水印时非常实用。这些细致的控制,让Pillow在处理图像时显得异常灵活和强大。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