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组件生命周期钩子按执行顺序分为创建、挂载、更新和销毁四个阶段。创建阶段先触发beforecreate,此时无法访问data和methods,适合做初始设置;接着是created,数据和方法已初始化,适合获取异步数据。挂载阶段先执行beforemount,模板尚未渲染,不能访问dom;随后是mounted,模板渲染完成,可安全操作dom。更新阶段在响应式数据变化时触发,beforeupdate在数据更新后但dom未重新渲染前执行,适合做更新前准备;updated在dom更新完成后触发,适合依赖新dom的操作,但应避免在此修改状态以防循环更新。销毁阶段包括beforeunmount和unmounted,前者用于清理资源如清除定时器、取消监听,后者表示组件已销毁,不可再访问数据或dom。理解这些钩子的执行顺序和用途有助于提升组件性能与可维护性。
Vue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执行顺序,是理解组件如何创建、更新和销毁的关键。搞清楚这些钩子函数在什么时候触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组件行为,比如在合适的时机请求数据、操作DOM或清理资源。
下面按执行顺序分几个阶段来介绍这些钩子函数以及它们的常见用途。
创建阶段:beforeCreate 与 created
这两个钩子发生在组件实例被创建时,但它们之间有细微区别: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beforeCreate:此时组件的数据和方法还没有初始化,不能访问
data
和
methods
。适合做一些初始设置,比如记录日志。
- created:这时组件的数据和方法已经初始化完成,可以开始获取异步数据或者进行一些初始化逻辑处理。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从接口获取数据展示在页面上,通常会选择在
created
钩子里发起请求,而不是等到 DOM 渲染出来。
挂载阶段:beforeMount 与 mounted
这个阶段主要是和 DOM 相关的操作:
- beforeMount:模板编译/渲染之前运行,这时候还不能访问真实 DOM。
- mounted:模板已经渲染完成,可以安全地访问 DOM 元素。适合做需要操作 DOM 的事情,比如初始化第三方插件、设置焦点等。
例如:
- 在
mounted
中使用
document.getElementById
获取某个元素的高度
- 初始化一个基于 DOM 的图表库(如 ECharts)
更新阶段:beforeUpdate 与 updated
当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并引起视图更新时会触发这两个钩子:
- beforeUpdate:数据已经更新,但 DOM 还未重新渲染。适合在这一步做一些更新前的准备工作。
- updated:DOM 已经更新完成。可以在这个钩子里执行依赖于新 DOM 的操作。
注意点:
- 如果你在
updated
里修改了状态,可能会再次触发更新,造成循环。
- 尽量避免在
updated
中频繁操作 DOM,容易影响性能。
销毁阶段:beforeUnmount 与 unmounted
组件卸载前后触发的两个钩子,用于清理工作:
- beforeUnmount:组件即将被销毁,还可以访问数据和 DOM,适合清除定时器、取消事件监听、断开 WebSocket 等。
- unmounted:组件已经被销毁,所有绑定都已解除,不能再访问数据或 DOM。
举个实际场景:
- 组件中用了
setInterval
定时刷新数据,在
beforeUnmount
中要用
clearInterval
清除它,否则可能继续执行导致错误。
基本上就这些常用的生命周期钩子。理解它们的执行顺序和适用场景,能让我们写出更稳定、可维护的 Vue 组件。有些不常用但特定情况有用的钩子,比如
activated
/
deactivated
(用于 keep-alive 缓存组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去了解。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