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声明后默认为nil,需初始化方可使用;2. 使用new(T)分配内存并返回地址;3. 通过&操作符取现有变量地址赋值;4. 结构体指针字段需显式初始化;5. 遵循“先分配,再解引用”原则确保安全。
在go语言中,指针是操作内存地址的重要工具。正确地初始化和赋值指针变量不仅能提升程序的稳定性,还能避免空指针异常等常见问题。
指针变量的声明与默认值
声明一个指针对变量并不会自动分配内存,其零值为 nil。使用未初始化的指针会导致运行时 panic。
例如:
声明了一个指向 int 类型的指针,此时
p == nil
,不能直接赋值解引用(如
*p = 10
)。
通过 new 函数初始化
Go 提供内置函数 new(T) 来为类型 T 分配零值内存,并返回其地址。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示例:
-
ptr := new(int)
会分配一个 int 类型的内存空间,初始值为 0,ptr 指向该地址
- 此时可安全执行
*ptr = 42
这种方式适合需要动态创建变量并立即使用的场景。
使用 & 操作符取地址赋值
将指针指向一个已存在的变量,是最常见的赋值方式。
例如:
-
x := 10
-
ptr := &x
— ptr 现在指向 x 的地址
- 修改
*ptr = 20
会同步改变 x 的值
这种写法清晰、直观,适用于函数传参或共享数据。
复合类型中的指针字段处理
结构体中包含指针字段时,需特别注意初始化顺序。
建议做法:
- 定义结构体后,确保每个指针字段都指向有效内存
- 可结合 new 或 & 显式初始化
- 构造函数模式(如 NewMyStruct)能集中管理初始化逻辑
避免在未赋值的情况下解引用结构体内的指针成员。
基本上就这些。Go 的指针机制简洁但要求严谨,只要保证“先分配,再解引用”,就能写出安全高效的代码。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