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先连接数据库,再创建游标执行sql。应根据数据库类型选择python库,如mysql用mysql-connector-python或pymysql,postgresql用psycopg2,sqlite用sqlite3。操作流程包括连接、创建游标、执行SQL、处理结果和关闭连接。为避免编码问题,需统一使用UTF-8编码,并在连接时指定encoding=’utf-8’,同时在脚本头部声明# coding: utf-8。防止sql注入必须使用参数化查询,例如用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username,))代替字符串拼接,确保用户输入被当作数据而非SQL代码处理。</p>
执行sql语句在Python中主要通过数据库游标对象来实现,游标就像一个指针,让你可以在数据库查询结果中移动和操作数据。
连接数据库后,你会得到一个连接对象。从这个连接对象中,你可以创建一个游标对象,然后使用这个游标对象来执行SQL语句。简单来说,就是先连接,再创建游标,最后执行SQL。
数据库游标对象SQL执行方法
如何选择合适的Python数据库连接库?
选择哪个Python数据库连接库,取决于你使用的数据库类型。例如,如果你用的是MySQL,那就用
mysql-connector-python
或
pymysql
。PostgreSQL可以用
psycopg2
。SQLite则内置在Python中,直接用
sqlite3
模块就行。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关键是,每个库的API略有不同,但核心流程都是连接、创建游标、执行SQL、处理结果、关闭连接。
import sqlite3 # 连接到SQLite数据库(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conn = sqlite3.connect('mydatabase.db') # 创建一个游标对象 cursor = conn.cursor() # 执行SQL语句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mytable") # 获取查询结果 results = cursor.fetchall() # 打印结果 for row in results: print(row) # 关闭游标和连接 cursor.close() conn.close()
执行SQL语句时遇到编码问题怎么办?
编码问题是数据库操作中常见的坑。确保你的数据库、连接库和python脚本都使用相同的编码,通常是UTF-8。
如果从数据库取出的数据包含非ASCII字符,而你的终端或脚本又不支持UTF-8,就会出现乱码。解决办法包括:
- 在连接数据库时指定编码:例如,
conn = sqlite3.connect('mydatabase.db', encoding='utf-8')
- 在脚本头部声明编码:
# coding: utf-8
- 确保你的终端支持UTF-8编码。
如何防止sql注入攻击?
SQL注入是web安全的大敌。攻击者可以通过在输入框中输入恶意的SQL代码,来篡改或窃取你的数据。
防止SQL注入的关键是使用参数化查询。不要直接将用户输入拼接到SQL语句中。
# 错误的示范(存在SQL注入风险) username = input("请输入用户名:")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s'" % username cursor.execute(sql) # 正确的示范(使用参数化查询) username = input("请输入用户名:")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cursor.execute(sql, (username,))
参数化查询会将用户输入视为普通字符串,而不是SQL代码,从而避免SQL注入。几乎所有的数据库连接库都支持参数化查询,务必使用它。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