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的container/list实现双向链表,支持高效插入删除,适用于LRU缓存等场景;2. container/heap需自定义类型实现接口,通过len、less、Swap、Push、Pop方法构建堆,常用于优先队列。
go语言标准库中的 container 包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其中 heap 和 list 是两个非常实用的实现。虽然Go没有内置泛型(在Go 1.18之前),但通过接口和自定义类型,我们可以灵活使用这些结构。下面分别介绍 list 和 heap 的基本用法及典型应用场景。
container/list:双向链表的使用
container/list 实现了一个通用的双向链表,每个节点包含前驱和后继指针,适合频繁插入和删除的场景。
list 的元素类型是 Interface{},因此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
常见操作示例:
- 创建链表:
l := list.New()
- 尾部插入:
l.PushBack("hello")
- 头部插入:
l.PushFront(42)
- 删除元素:
l.Remove(element)
- 遍历链表:通过
l.Front()
获取头节点,然后用
element.Next()
逐个访问
应用场景举例:实现LRU缓存时,可以用 list 记录访问顺序,配合 map 快速查找,实现 O(1) 的插入、删除和更新。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container/heap:堆的构建与操作
container/heap 并不提供现成的堆类型,而是要求你实现一个满足 heap.Interface 的类型,然后通过 heap 包的方法来操作它。
你需要实现五个方法:Len, Less, Swap, Push, Pop。其中 Push 和 Pop 是用于堆操作的,不是 slice 的普通操作。
构建最小堆示例:
type IntHeap []int func (h IntHeap) Len() int { return len(h) } func (h IntHeap) Less(i, j int) bool { return h[i] < h[j] } // 最小堆 func (h IntHeap) Swap(i, j int) { h[i], h[j] = h[j], h[i] } func (h *IntHeap) Push(x interface{}) { *h = append(*h, x.(int)) } func (h *IntHeap) Pop() interface{} { old := *h n := len(old) x := old[n-1] *h = old[0 : n-1] return x }
使用堆:
- 初始化:h := &IntHeap{3, 1, 4, 1, 5}
- 构建堆:heap.Init(h)
- 插入:heap.Push(h, 2)
- 弹出最小值:min := heap.Pop(h)
典型应用:优先级队列、Dijkstra算法、合并多个有序链表、数据流中位数等。
结合使用场景建议
在实际开发中,可以将 list 用于需要快速移动或重排元素的场景,比如任务队列的重新排序;而 heap 更适合需要按优先级处理的任务调度。
例如,一个任务调度系统可以用 heap 存储待执行任务(按执行时间排序),当任务被取消时,虽然 heap 不支持直接删除,但可以通过标记延迟删除,或结合 list 记录引用,提升删除效率。
基本上就这些。list 简单直接,heap 灵活但需要自己实现接口。理解它们的机制后,能有效提升程序的数据组织能力。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