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悠悠畅享网!

文章导读

python中怎么实现协程(async/await)?


avatar
作者 2025年9月15日 9

python中实现协程需使用async def定义协程函数,await暂停执行并交出控制权,事件循环通过asyncio.run()启动,实现单线程内高效并发I/O操作。

python中怎么实现协程(async/await)?

Python中实现协程,核心就是利用

async

await

这两个关键字,它们是

asyncio

库提供的高级抽象。简单来说,协程让程序可以在等待某些操作(比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完成时,暂停当前任务,去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效率,尤其是在I/O密集型应用中。它不是真正的并行,而是一种协作式多任务,让你的代码能够“一边等水烧开,一边切菜”。

解决方案

第一次接触

async/await

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绕,但一旦你掌握了它的基本模式,就会发现它其实非常直观且强大。实现协程,你主要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定义协程函数: 使用
    async def

    关键字来定义一个协程函数。这样的函数在被调用时不会立即执行,而是返回一个协程对象

  2. 等待协程完成: 在另一个协程函数内部,使用
    await

    关键字来暂停当前协程的执行,直到

    await

    后面的协程(或可等待对象,如

    asyncio.sleep

    )完成。

  3. 运行事件循环: 协程的执行需要一个事件循环(Event Loop)。
    asyncio.run()

    是运行顶层协程最简单的方式,它会负责创建和管理事件循环。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定义和运行协程:

import asyncio import time  async def fetch_data(item_id, delay):     """     模拟一个异步的网络请求或数据库查询。     它会等待一段时间,然后返回一些数据。     """     print(f"[{time.strftime('%H:%M:%S')}] 正在为 {item_id} 模拟数据获取,预计等待 {delay} 秒...")     await asyncio.sleep(delay) # 这是一个可等待对象,会暂停当前协程,但不阻塞事件循环     print(f"[{time.strftime('%H:%M:%S')}] {item_id} 数据获取完成。")     return f"数据 for {item_id}"  async def process_items():     """     主协程,负责创建并运行多个数据获取任务。     """     print(f"[{time.strftime('%H:%M:%S')}] 开始处理所有项目...")      # 创建多个协程任务,它们将并发运行     task1 = asyncio.create_task(fetch_data("商品A", 3))     task2 = asyncio.create_task(fetch_data("商品B", 1))     task3 = asyncio.create_task(fetch_data("商品C", 2))      # 等待所有任务完成。await 会暂停当前协程,直到所有指定的任务都完成。     # 这里也可以使用 asyncio.gather() 来更优雅地等待多个任务。     result_a = await task1     result_b = await task2     result_c = await task3      print(f"[{time.strftime('%H:%M:%S')}] 所有项目处理完成。")     print(f"获取到的数据: {result_a}, {result_b}, {result_c}")  if __name__ == "__main__":     # 运行主协程。asyncio.run() 会自动管理事件循环的启动和关闭。     start_time = time.perf_counter()     asyncio.run(process_items())     end_time = time.perf_counter()     print(f"n总耗时: {end_time - start_time:.2f} 秒") 

在这个例子中,

fetch_data

是一个协程函数,它模拟了一个耗时的I/O操作。

process_items

是另一个协程,它通过

asyncio.create_task

创建了三个

fetch_data

任务,并用

await

等待它们完成。你会发现,虽然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等待时间,但总的执行时间远小于它们等待时间的总和,因为它们是并发执行的。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async/await 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它和多线程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刚开始都会把协程和多线程搞混,这很正常。但它们俩的哲学完全不同。要理解

async/await

,核心在于理解事件循环(Event Loop)协作式多任务

当一个协程遇到

await

关键字时,它会暂停自己的执行,将控制权交还给事件循环。事件循环此时会检查是否有其他协程已经准备好运行(比如,之前等待的网络请求已经返回数据了)。如果有,事件循环就会去运行那个准备好的协程。当之前

await

的操作完成(比如数据真的从网络回来了),事件循环会再次调度原先暂停的协程,让它从

await

的地方继续执行。整个过程都在一个单线程中完成。

这和多线程的抢占式多任务形成了鲜明对比:

  • 多线程: 操作系统是老大,它决定什么时候暂停一个线程,什么时候运行另一个线程,线程之间是“抢”CPU资源的。这意味着线程切换(上下文切换)的开销相对较大,而且在Python中,由于全局解释器锁(GIL)的存在,即便在多核CPU上,Python解释器在同一时刻也只能执行一个线程的字节码,这限制了CPU密集型任务的并行度。多线程更像是你雇了几个工人,让他们各自去完成不同的任务,但他们之间可能会抢工具,也需要协调。
  • 协程(async/await): 协程是“君子协定”,它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暂停,什么时候让出控制权。它们在一个线程里“轮流”执行,没有GIL的限制(因为只有一个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非常小。协程更像是你一个人,但你学会了高效地切换任务:水烧上了就去切菜,菜切好了就去洗米,水开了就去煮饭。这种方式特别适合I/O密集型任务,因为等待I/O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而不是白白浪费CPU周期。

所以,核心区别在于:多线程是操作系统级别的并行或并发,适用于CPU密集型任务(如果能绕开GIL的话)和I/O密集型任务;而协程是应用程序级别的并发,非常适合I/O密集型任务,因为它能以极低的开销实现大量并发连接,但对CPU密集型任务无能为力(因为仍然是单线程)。

在实际项目中,什么时候应该考虑使用 async/await?

这其实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

async/await

。我个人觉得,它最闪耀的舞台,通常是那些需要处理大量并发I/O操作的场景。

你可以这样思考:

  • 当你需要等待外部资源时: 比如网络请求(调用API、爬虫)、数据库查询、文件读写、消息队列的消费与生产等。这些操作通常涉及等待数据从慢速设备(网络、磁盘)传输,等待期间CPU是空闲的。
    async/await

    能让你的程序在这段空闲时间里去处理其他任务,而不是傻等。

    • 例子: 构建高性能的Web服务(如基于fastapi或Aiohttp)、并发抓取大量网页数据、处理大量实时消息流。
  • 当你需要构建响应式、高吞吐量的服务时: 如果你的服务需要同时处理成千上万个客户端连接,并且每个连接都有一定的等待时间(比如聊天服务器、游戏后端),
    asyncio

    就能发挥巨大作用,因为它能用一个(或少量)线程处理大量并发连接,大大节省了系统资源。

    • 例子: websocket服务器、长连接服务。
  • 当你发现传统的多线程/多进程模型开销太大或管理复杂时: 线程或进程的创建和销毁、上下文切换都有不小的开销,而且多线程的同步(锁、信号量)问题也容易引入bug。协程则轻量得多,且避免了复杂的共享内存同步问题(因为通常在一个线程内)。

什么时候不适合呢?

  • CPU密集型任务: 如果你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大量计算,比如图像处理、复杂算法数据分析中的聚合操作等,
    async/await

    帮不了你。因为它还是单线程,计算密集型任务会直接阻塞整个事件循环。这种情况下,多进程(

    multiprocessing

    )才是更好的选择,它可以利用多核CPU进行真正的并行计算。

  • 简单的脚本或没有I/O等待的任务: 如果你只是想写个脚本,读取几个本地文件,然后做一些纯粹的计算,那可能
    asyncio

    反而会把事情搞复杂。引入

    async/await

    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如果收益不明显,就没有必要。

  • 现有的同步代码库: 如果你大量依赖的第三方库是同步的(比如
    requests

    库),那么直接在

    async

    函数里调用它们会阻塞事件循环。虽然有

    asyncio.to_thread()

    可以把同步阻塞代码放到单独的线程池里运行,但这也增加了额外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

async/await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I/O密集型应用中,它能让你事半功倍;但在CPU密集型或简单任务中,它可能只是徒增烦恼。

python中怎么实现协程(async/await)?

Shrink.media

Shrink.media是当今市场上最快、最直观、最智能的图像文件缩减工具

python中怎么实现协程(async/await)?83

查看详情 python中怎么实现协程(async/await)?

async/await 使用中常见的坑和调试技巧有哪些?

async/await

的世界里遨游,虽然很爽,但偶尔也会踩到一些“暗礁”。我个人踩过最大的坑,就是在

async def

函数里,不小心调用了一个同步的阻塞I/O函数,结果整个事件循环都被卡住了,服务直接“假死”。

常见的坑:

  1. async

    函数中调用阻塞的同步代码: 这是最致命的错误之一。比如在

    async def

    函数里直接用

    time.sleep()

    而不是

    asyncio.sleep()

    ,或者使用

    requests.get()

    而不是

    aiohttp

    等异步HTTP库。这会直接阻塞事件循环,让你的并发优势荡然无存。

    • 解决方法 尽量使用异步版本的库。如果实在需要调用同步阻塞代码,可以考虑使用
      await asyncio.to_thread(sync_blocking_function, *args)

      ,它会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运行同步函数,避免阻塞主事件循环。

  2. 忘记
    await

    一个协程对象: 当你调用一个

    async def

    函数时,它返回的是一个协程对象,而不是执行结果。如果你忘记

    await

    它,这个协程就不会被调度执行,也不会报错(或者只在程序退出时报一个

    RuntimeWarning: coroutine '...' was never awaited

    )。

    • 示例:
      my_coroutine()

      而不是

      await my_coroutine()

      asyncio.create_task(my_coroutine())

    • 解决方法 确保每个协程对象都被
      await

      了,或者被

      asyncio.create_task()

      调度成一个任务。

  3. 不正确地处理任务异常: 如果一个通过
    asyncio.create_task()

    创建的任务抛出异常,但你没有

    await

    这个任务,或者没有在

    await

    时捕获异常,那么这个异常可能不会立即被发现,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事件循环崩溃。

    • 解决方法: 始终
      await

      你的任务,并在

      await

      语句周围使用

      try...except

      。或者,给任务添加一个

      done_callback

      来处理异常。

      asyncio.gather()

      在等待多个任务时,会将所有异常都收集起来。

  4. asyncio.run()

    的限制:

    asyncio.run()

    只能在主线程中调用一次,且不能嵌套。如果你在一个已经运行的事件循环中尝试再次调用它,会报错。

    • 解决方法: 如果你已经在事件循环中,并且需要运行另一个协程,可以直接使用
      await

      asyncio.create_task()

调试技巧:

  1. 开启

    asyncio

    调试模式: 这是我调试

    asyncio

    代码的首选。你可以通过

    python -m asyncio your_script.py

    来运行脚本,或者在代码中设置

    loop.set_debug(True)

    。调试模式会提供更详细的日志输出,比如未被

    await

    的协程、阻塞事件循环的警告等。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main():     # ... your async code ...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 获取当前事件循环并设置调试模式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set_debug(True)     # 运行主协程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loop.close()

    (注意:

    asyncio.run()

    内部已经包含了事件循环的创建和关闭,如果你用

    asyncio.run()

    ,则无法直接设置

    loop.set_debug(True)

    。但

    asyncio.run()

    也可以通过

    debug=True

    参数来开启调试模式:

    asyncio.run(main(), debug=True)

    。)

  2. 日志记录: 在关键的协程入口和出口添加日志,记录任务的开始、结束、以及任何重要状态。这有助于追踪任务的执行流程和发现异常。

  3. 使用

    asyncio.all_tasks()

    在调试时,你可以用

    asyncio.all_tasks()

    来查看当前事件循环中所有正在运行或等待的任务,这能帮你了解事件循环的“繁忙”程度和任务状态。

  4. 逐步调试器: 虽然调试异步代码比同步代码复杂一些,但像 VS Code 这样的ide提供的调试器仍然非常有用。学会如何在

    await

    语句处设置断点,以及如何步入(step into)和步过(step over)协程调用,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5. 理解

    asyncio.create_task()

    await

    的区别:

    create_task()

    是将一个协程包装成一个

    Task

    对象,并提交给事件循环,它会立即返回一个

    Task

    对象,协程会在后台运行。而

    await

    则是等待一个可等待对象完成,它会暂停当前协程直到被

    await

    的对象完成。理解这一点能帮你更好地控制任务的生命周期和依赖关系。

调试异步代码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和经验,但通过利用这些工具和理解其工作原理,你将能更有效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