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equals和hashCode可确保对象比较与哈希集合操作的正确性。equals用于判断逻辑相等,需满足自反、对称、传递、一致及非NULL约定;hashCode提供哈希值以提升查找效率。二者必须协同:equals认为相等则hashCode必须相同。若只重写其一或字段不一致,将导致哈希集合中对象无法正常查找。因此,涉及比较的字段应在两个方法中统一处理,推荐使用Objects.hash()或ide生成。
在Java中,hashCode和equals方法都定义在Object类中,是所有对象默认继承的两个核心方法。它们主要用于对象的比较和集合操作,尤其在使用HashMap、HashSet等基于哈希的集合时起着关键作用。
equals方法的作用
equals方法用于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默认实现是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即引用是否相同),这在大多数业务场景下不够用。
例如,我们通常认为两个User对象如果id相同,就代表是同一个用户,这时就需要重写equals方法:
- 自定义类中应根据实际业务逻辑重写equals方法,比如比较关键字段是否一致。
- 确保满足equals方法的通用约定: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一致性,以及对null的处理。
hashCode方法的作用
hashCode方法返回一个整型值,表示对象的哈希码。它主要用于提高集合类(如HashMap、HashSet)的查找效率。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哈希集合通过hashCode快速定位对象所在的桶位置,避免逐个比较所有元素。
- 如果两个对象通过equals判断相等,那么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
- 如果两个对象不相等,hashCode可以相同(哈希冲突),但尽量让不同对象产生不同的哈希值以提升性能。
- 因此,只要重写了equals方法,就必须重写hashCode方法,否则会违反上述约定。
equals和hashCode的协同关系
这两个方法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逻辑错误,尤其是在使用哈希集合时。
举个例子:如果你把一个字符串放入HashSet,然后修改了它的内容(假设它是可变的),导致hashCode变化,那么这个对象可能再也无法被找到。
- 重写equals时,参与比较的字段也应在hashCode中体现。
- 推荐使用IDE生成或借助Objects.hash()方法来统一管理。
基本上就这些。正确实现equals和hashCode,能确保对象在集合中的行为符合预期,避免难以排查的问题。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