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允许任意访问,private仅限本类访问,protected允许包内和子类访问;2. 合理使用三者可提升封装性与代码安全,字段应尽量设为private,方法按需开放,继承时protected更灵活。
在Java面向对象编程(OOP)中,访问修饰符用于控制类、方法、变量和构造器的访问权限。理解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这三个关键字的作用范围,是掌握封装性和代码安全性的基础。
public:完全公开访问
public是最宽松的访问级别。被public修饰的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被访问,不受类、包或子类的限制。
例如:
public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tudy() { System.out.println("Studying..."); } } // 其他包中的类可以直接访问 name 和 study()
private:私有,仅限本类
private是最严格的访问级别。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只能在声明它的类内部访问,外部类、子类、同包都无法直接访问。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 用于隐藏类的内部实现细节
- 通常修饰字段,配合getter/setter方法提供受控访问
- 构造器也可以设为private,比如单例模式
示例:
public class BankAccount { private double balance; private void updateLog() { System.out.println("Balance updated."); } public void deposit(double amount) { if (amount > 0) { balance += amount; updateLog(); // 类内可调用 } } } // 外部无法直接访问 balance 或 updateLog()
protected:包内+子类访问
protected介于public和private之间。被protected修饰的成员:
- 可以在同一个包内的所有类中访问
- 可以在不同包的子类中访问(即使不在同一包)
- 不能被无关的外部类访问(非子类且不同包)
适合希望子类继承使用,但又不想完全公开的成员。
示例:
package com.example.parent; public class Parent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rotected void greet() { System.out.println("Hello, I'm " + name); } } package com.example.child; public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public void introduce() { name = "Tom"; // 可以访问 protected 字段 greet(); // 可以调用 protected 方法 } }
注意:如果另一个类不是Child的子类,即使导入也无法访问greet()。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能有效提升代码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关键在于:字段尽量private,方法根据需求开放,继承时protected很实用。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
评论(已关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