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跨平台桌面应用,Electron 是一个成熟且广泛使用的技术方案。它结合了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与 Node.js 的系统能力,让你能用熟悉的 Web 技术开发 windows、macos 和 linux 上都能运行的桌面程序。
理解 Electron 的核心架构
Electron 应用由两个主要进程组成:
- 主进程(Main Process):负责创建窗口、管理生命周期和调用原生操作系统功能。每个应用只有一个主进程。
- 渲染进程(Renderer Process):每个窗口中的网页运行在独立的渲染进程中,可以使用 dom 和前端框架。
主进程使用 BrowserWindow 模块创建窗口,加载 HTML 页面。通过 ipcMain 和 ipcRenderer 模块实现进程间通信,安全地传递数据。
搭建基础项目结构
初始化项目并安装 Electron:
- 运行
npm init -y创建 package.json - 执行
npm install electron --save-dev - 创建入口文件如
main.js,编写主进程逻辑 - 添加启动脚本:
"start": "electron main.js"
确保 main.js 中正确设置 app.on('ready') 并创建窗口实例,加载本地 HTML 文件。
集成前端框架提升开发效率
你可以将 react、vue 或 angular 等框架打包后嵌入 Electron。
- 在前端项目中配置输出路径指向 Electron 的渲染目录
- 使用
webpack或Vite构建生产资源 - 在
index.html中引入打包后的 JS 文件
注意关闭上下文隔离或正确配置预加载脚本(preload),以便安全访问 node.js API。
打包与发布你的应用
开发完成后,需要将应用打包为可分发的格式。
- 使用 electron-builder 或 electron-packager
- 配置目标平台(win, mac, linux)和架构(x64, arm64)
- 生成安装包(如 .exe、.dmg、.AppImage)
设置应用图标、名称、版本等元信息,并考虑自动更新机制(如 electron-updater)。
基本上就这些。Electron 降低了桌面开发门槛,关键是理清进程模型,合理组织代码结构,再借助现代工具链完成构建与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