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索引可减少冗余并节省空间,优先选用小数据类型如TINYint、char(1),避免过长VARCHAR;用整型主键替代UUID;对长文本使用前缀索引并评估选择性;避免重复索引,联合索引(A,B)可省去单列A索引;按查询模式优化联合索引顺序,高选择性列前置;定期清理无用索引,精简索引数量以提升性能。

在 mysql 中优化索引存储空间,核心在于减少冗余、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索引策略。合理的索引设计不仅能提升查询性能,还能显著降低磁盘占用和内存消耗。
选择更小的数据类型
索引字段的数据类型直接影响其存储大小。使用能容纳数据的最小类型可有效节省空间。
- 用 TINYINT 代替 INT 存储状态值(如 0/1)
- 尽量避免使用 VARCHAR(255),根据实际长度定义,比如用户性别用 CHAR(1)
- 优先使用整型而非字符串作为主键或外键,例如用自增 ID 而不是 UUID
合理使用前缀索引
对于较长的文本字段(如 VARCHAR(200)),可以只对前 N 个字符建立索引,减少索引体积。
- ALTER table users ADD INDEX idx_email_prefix(email(8));
- 需权衡:前缀太短可能降低选择性,导致索引效率下降
- 可通过计算唯一值比例评估前缀长度,例如 select count(DISTINCT LEFT(email,8))/COUNT(*) FROM users;
避免重复和冗余索引
多个功能重叠的索引会浪费空间并影响写入性能。
- 联合索引 (A,B) 已包含 A 的单列索引能力,无需再单独建 idx_A
- 使用工具如 pt-duplicate-key-checker 检测冗余索引
- 定期审查不再使用的索引,通过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statistics 分析使用频率
优化联合索引顺序
联合索引的列顺序影响其可用性和紧凑性。
- 将高选择性的列放在前面,提升过滤效率
- 尽量让多个查询能共用同一个联合索引,减少总索引数量
- 遵循“最左前缀”原则,避免为不同顺序创建多个组合索引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根据实际查询模式设计索引,定期维护和清理,避免盲目添加。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精简高效才是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