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CSS 原始值:绕过 getComputedStyle 的计算结果

获取 CSS 原始值:绕过 getComputedStyle 的计算结果

本文旨在解决通过 JavaScript 获取 css 属性原始公式(如 `calc()` 表达式)而非其计算后像素值的问题。传统 `getComputedStyle` 方法仅返回最终计算结果,无法满足此需求。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种通过遍历样式表、匹配选择器并根据 CSS 特异性排序来提取原始 CSS 声明的解决方案,并提供详细代码示例及注意事项。

前端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获取元素的 CSS 样式信息。window.getComputedStyle() 方法是获取元素最终计算样式(computed style)的标准方式。然而,它返回的是浏览器解析并计算后的最终值,例如,height: calc(100vh – 305px) 可能会被计算为 “542.984375px”。对于某些场景,如动态调整或分析 CSS 规则时,我们可能需要获取其原始的、未计算的 CSS 值或公式,而 getComputedStyle 无法提供这一点。

挑战:获取 CSS 原始声明

当一个 CSS 属性值是动态的,例如使用 calc() 函数,或者是一个百分比值时,getComputedStyle 返回的总是其在当前视口和元素状态下的像素值。这使得我们无法直接获取到 calc(100vh – 305px) 这样的原始声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更底层的方法:直接检查应用于元素的 CSS 规则。

解决方案:遍历样式表并评估特异性

要获取元素的原始 CSS 声明,我们需要模拟浏览器解析 CSS 规则的过程。这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1. 遍历所有样式表: 访问 document.styleSheets 集合,获取页面中所有的 CSS 样式表。
  2. 遍历每个样式表中的规则: 对于每个样式表,访问其 cssRules 集合,获取其中定义的所有 CSS 规则。
  3. 匹配元素与选择器: 对于每个 CSS 规则,使用 Element.matches() 方法检查目标元素是否符合该规则的选择器 (selectorText)。
  4. 提取属性值: 如果元素匹配选择器,并且该规则定义了我们感兴趣的 CSS 属性,则提取其原始值。
  5. 根据特异性排序: 由于一个元素可能被多个 CSS 规则匹配,我们需要根据 CSS 特异性(Specificity)原则来确定哪个规则是最终生效的。特异性高的规则将覆盖特异性低的规则。

详细实现

我们将通过两个 JavaScript 函数来实现这一逻辑:findRule 用于查找并收集匹配的规则,以及 compare 用于计算并比较选择器的特异性。

1. findRule 函数:查找匹配的 CSS 规则

findRule 函数负责遍历所有样式表和规则,收集所有匹配目标元素的指定 CSS 属性及其原始值。

function findRule(elem, propertyName) {     const foundRules = []; // 存储匹配到的规则及其选择器     // 遍历文档中所有的样式表     for (const { cssRules } of document.styleSheets) {         // 遍历当前样式表中的所有CSS规则         for (const rule of cssRules) {             // 确保是 CSSStyleRule 类型,因为它包含 selectorText 和 style             if (rule instanceof CSSStyleRule) {                 const { style, selectorText } = rule;                 const value = style?.[propertyName]; // 获取原始属性值                  // 如果属性存在且元素匹配该选择器,则将其加入到 foundRules                 if (value && elem.matches(selectorText)) {                     foundRules.push([selectorText, value]);                 }             }         }     }      // 根据CSS特异性对找到的规则进行排序     // 排序后,特异性最高的规则将位于数组的第一个位置     foundRules.sort(([selectorA], [selectorB]) => {         // 使用 compare 函数判断哪个选择器更具特异性         const moreSpecificSelector = compare(selectorA, selectorB);         // 如果 selectorA 更具特异性,则返回 -1 (A排在B前面)         return moreSpecificSelector === selectorA ? -1 : 1;     });      // 返回特异性最高的规则的属性值     return foundRules.length > 0 ? foundRules[0][1] : undefined; }

2. compare 函数:计算并比较选择器特异性

compare 函数接收两个选择器字符串,并根据 CSS 特异性规则判断哪个选择器更具特异性。CSS 特异性通常通过一个三元组 (A, B, C) 来表示:

  • A: ID 选择器的数量。
  • B: 类选择器、属性选择器伪类选择器的数量。
  • C: 元素选择器和伪元素选择器的数量。

特异性比较时,首先比较 A,然后是 B,最后是 C。

获取 CSS 原始值:绕过 getComputedStyle 的计算结果

算家云

高效、便捷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

获取 CSS 原始值:绕过 getComputedStyle 的计算结果37

查看详情 获取 CSS 原始值:绕过 getComputedStyle 的计算结果

// 辅助函数:计算单个选择器的特异性分数 (A, B, C) function calculateSpecificity(selector) {     let aRating = 0; // ID 选择器     let bRating = 0; // 类、属性、伪类选择器     let cRating = 0; // 元素、伪元素选择器      // 将选择器拆分为更小的部分进行分析     // 注意:这个简单的split可能无法处理所有复杂的css选择器,例如组合选择器中的空格     const selectorParts = selector.split(/[s>+~]/).filter(part => part.trim() !== '');      selectorParts.forEach(part => {         // 统计 ID 选择器 (#)         aRating += (part.split("#").length - 1);          // 统计 类选择器 (.)         bRating += (part.split(".").length - 1);          // 统计 属性选择器 ([])         bRating += (part.split("[").length - 1);          // 统计 伪类选择器 (:) - 简单的计数,不区分伪类和伪元素         bRating += (part.split(":").length - 1); // 这是一个简化,严格来说伪元素属于C          // 统计 元素选择器 (非 # . [ : 开头的)         if (!part.startsWith("#") && !part.startsWith(".") && !part.startsWith("[") && !part.startsWith(":")) {             cRating += 1;         }     });     return [aRating, bRating, cRating]; }  // 比较两个选择器的特异性,返回特异性更高的选择器字符串 function compare(selectorA, selectorB) {     const [a1, b1, c1] = calculateSpecificity(selectorA);     const [a2, b2, c2] = calculateSpecificity(selectorB);      // 逐级比较特异性     if (a1 > a2) return selectorA;     if (a2 > a1) return selectorB;      if (b1 > b2) return selectorA;     if (b2 > b1) return selectorB;      if (c1 > c2) return selectorA;     if (c2 > c1) return selectorB;      // 如果特异性完全相同,则按CSS规则,后声明的优先     // 但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只是比较特异性,不考虑声明顺序     // 在 sort 函数中,如果特异性相同,原始顺序会被保留或根据浏览器实现     return selectorA; // 默认返回第一个,表示特异性相同 }

注意: 上述 calculateSpecificity 函数中的伪类/伪元素计数是一个简化版本。在严格的 CSS 特异性规则中,伪类属于 B 级,伪元素属于 C 级。对于 selectorParts 的拆分也相对基础,对于 div p 或 div > p 这样的复杂选择器,可能需要更精细的解析。然而,对于大多数常见场景,此实现已足够。

示例 CSS 和 html

为了测试上述功能,我们使用以下 CSS 和 HTML 结构:

CSS 样式:

div {   width: 100%;   border: 1px solid #777; } div.test {   width: calc(100vw - 100px); /* 更具体的规则 */ } .test {   background: #aaa;   width: 300px; /* 较不具体的规则 */ }

HTML 结构:

<div class='test'>这是一个测试元素</div>

使用示例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 findRule 函数来获取 .test 元素 width 属性的原始 CSS 值:

// 获取 class 为 'test' 的元素 const test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st');  // 调用 findRule 函数获取 'width' 属性的原始值 const originalWidth = findRule(testElement, 'width');  console.log(originalWidth); // 预期输出: "calc(100vw - 100px)"

注意事项与限制

  1. 内联样式和 JavaScript 动态样式: 此方法仅能获取通过 <style> 标签或 <link> 引入的外部样式表中定义的 CSS 规则。它无法获取直接在元素 style 属性中定义的内联样式(例如 <div style=”width: 200px;”>),也无法获取通过 JavaScript 直接设置 element.style.width = ‘…’ 的样式。这些样式的特异性通常高于任何选择器规则。
  2. !important 规则: 此实现未考虑 !important 规则。!important 具有最高的优先级,会覆盖所有非 !important 规则,无论特异性如何。
  3. 性能考量: 遍历所有样式表和其中的所有规则可能是一个计算密集型操作,尤其是在样式表数量庞大或规则非常多的页面上。不建议在性能敏感的循环中频繁调用此函数。
  4. 伪类/伪元素: calculateSpecificity 对伪类和伪元素的处理相对简化。在更复杂的场景中,可能需要一个更健壮的 CSS 选择器解析器来准确计算特异性。
  5. 浏览器兼容性: document.styleSheets 和 CSSStyleRule 等 API 在现代浏览器中普遍支持,但老旧浏览器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6. 样式表加载时机: 确保在所有样式表都已加载并解析完成后再执行此操作,否则可能无法获取到完整的 CSS 规则。

总结

通过遍历 document.styleSheets 并结合 CSS 特异性排序,我们可以有效地获取到元素某个 CSS 属性的原始声明值,而不是 getComputedStyle 返回的计算结果。虽然此方法比直接使用 getComputedStyle 更复杂,且存在一些限制,但它为需要深入分析或操作原始 CSS 规则的场景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请权衡其性能开销和特定场景的需求,并考虑上述注意事项。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text=ZqhQzan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