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过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和data_lock_waits视图区分表锁与行锁,结合INNODB_TRX分析事务状态;再利用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查看锁等待及死锁详情,定位阻塞源头;最后启用innodb_print_all_deadlocks和慢查询日志,监控长期事务以预防锁争用问题。

在 mysql 中排查和分析表锁与行锁情况,主要依赖于查看系统状态、性能视图以及日志信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你定位锁的类型、持有者以及等待关系。
查看当前锁等待和持有情况
MySQL 的 InnoDB 存储引擎提供了 information_schema 和 performance_schema 中的几张关键表来分析锁:
- INNODB_TRX: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事务。
- INNODB_LOCKS(MySQL 5.7 及以前)或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MySQL 8.0+):显示事务持有的锁。
- INNODB_LOCK_WAITS(5.7 及以前)或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_waits(8.0+):显示锁等待关系。
例如,在 MySQL 8.0 中执行: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
可以查看当前所有数据锁的详细信息,包括锁类型(表锁、行锁)、锁模式(S、X、gap 等)、锁定的索引记录等。
查看锁等待: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_waits;
这会显示哪些事务在等待哪些锁,结合 INNODB_TRX 可以查出是哪个事务阻塞了其他事务。
通过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分析锁信息
执行命令: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输出中的 TRANSACTIONS 部分会列出当前活跃事务,以及最近的死锁详情(如果有)。重点关注:
- “TRANSACTION” 下的事务 ID、状态、执行的 SQL。
- “HOLDS THE LOCK(S)” 显示该事务持有哪些锁。
- “WAITING FOR this LOCK TO BE GRANTED” 显示正在等待的锁。
这部分信息对诊断死锁和长时间等待非常有用。
识别表锁 vs 行锁
表锁通常出现在以下情况:
- 使用
LOCK tableS手动加锁。 - MyISAM 引擎默认使用表锁(不支持行锁)。
- 某些 DDL 操作(如 ALTER TABLE)会触发表级锁。
- InnoDB 在全表扫描且未命中索引时,可能升级为大量行锁甚至接近表锁的效果。
行锁是 InnoDB 的默认机制,特点如下:
- 只锁定涉及的索引记录(包括间隙锁)。
- 可通过
data_locks中的LOCK_TYPE='RECORD'判断。 - 若看到大量 RECORD 类型的锁,说明是行级别锁定。
例如,查询:
SELECT ENGINE_TRANSACTION_ID, OBJECT_SCHEMA, OBJECT_NAME, LOCK_TYPE, LOCK_MODE, LOCK_DATA FROM performance_schema.data_locks WHERE OBJECT_NAME = 'your_table_name';
如果 LOCK_TYPE 是 TABLE,则为表锁;如果是 RECORD,则为行锁。
监控和预防锁问题
建议开启以下配置以便更好地分析:
-
innodb_print_all_deadlocks = ON:将死锁日志写入错误日志。 - 使用慢查询日志(
slow_query_log)配合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发现潜在的全表扫描引发的锁争用。 - 定期检查长时间运行的事务: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ORDER BY trx_started;
长时间未提交的事务容易导致锁堆积。
基本上就这些方法。关键是结合 performance_schema 视图和 INNODB STATUS 输出,理清事务、锁和等待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