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er()方法创建新数组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素,体现不可变性;语法为arr.filter(callback, thisArg),callback接收element、index、Array参数;常用于筛选数字、对象属性或去重;可与map、sort等链式调用处理数据,如先过滤成人用户再提取姓名;原数组不变,无匹配则返回空数组。

JavaScript 中的 filter() 方法用于创建一个新数组,这个新数组包含通过指定条件的所有元素。原数组不会被修改,这是函数式编程中常见的“不可变性”原则体现。
基本语法
arr.filter(callback(element, index, array), thisArg)
- callback:用来测试每个元素的函数,返回 true 则保留该元素,false 则过滤掉
 - element:当前遍历的元素
 - index(可选):当前元素的索引
 - array(可选):调用 filter 的原数组
 - thisArg(可选):执行 callback 时的 this 值
 
常见使用场景
filter 非常适合从数组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例如:
  const numbers = [5, 10, 15, 20];
 const bigNumbers = numbers.filter(n => n > 10);
 // 结果:[15, 20]   
再比如处理对象:
                   const users = [
   { name: ‘Alice’, age: 25 },
   { name: ‘Bob’, age: 17 },
   { name: ‘Charlie’, age: 30 }
 ];
 const adults = users.filter(user => user.age >= 18);
 // 结果:包含 Alice 和 Charlie 的新数组   
结合其他方法使用
filter 经常和 map、sort 等方法链式调用,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
例如先筛选再提取名字:
  const names = users
   .filter(u => u.age >= 18)
   .map(u => u.name);
 // 结果:[‘Alice’, ‘Charlie’]   
注意:filter 不会改变原数组,每次调用都返回一个新数组。如果没有任何元素满足条件,返回空数组 []。
基本上就这些。filter 简洁又强大,是日常开发中最常用的数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