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串长度为字符个数,索引从0开始,最大有效索引为Length()-1。例如"Hello".length()返回5,但索引范围是0到4,访问越界会抛出异常。使用charAt时需确保索引在0 ≤ index < length范围内;subString(begin, end)为左闭右开区间;indexOf查找子串,未找到返回-1;操作前应判空并检查边界,遍历推荐用for循环控制i < length避免越界。

在Java中,字符串是日常开发中最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正确理解字符串长度与索引的关系,是进行字符串操作的基础。很多人容易混淆length()方法返回的值和字符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导致出现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运行时异常。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Java中的字符串长度与索引问题。
字符串长度与索引的基本概念
在Java中,字符串由String类表示,其内部以字符数组的形式存储。每个字符都有一个对应的索引位置,索引从0开始,而字符串的长度是字符的总个数。
例如,字符串 “Hello” 包含5个字符:
- 索引0 → ‘H’
 - 索引1 → ‘e’
 - 索引2 → ‘l’
 - 索引3 → ‘l’
 - 索引4 → ‘o’
 
调用 "Hello".length() 返回的是 5,但最大有效索引是 4。因此,任何访问索引大于等于length()的操作都会抛出异常。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常用字符串操作方法与索引使用
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方法,能帮助你安全地操作字符串:
charAt(int index):获取指定索引处的字符。
使用时必须确保索引在 0 <= index < length() 范围内。
                   String str = “Java”;
 if (str.length() > 2) {
   char c = str.charAt(2); // 安全访问,返回 ‘v’
 }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或 substring(int beginIndex, int endIndex):提取子字符串。
注意:beginIndex 包含,endIndex 不包含(左闭右开)。
  String text = “Programming”;
 String sub1 = text.substring(3);     // 从索引3到末尾 → “gramming”
 String sub2 = text.substring(0, 7);  // 索引0到6 → “Program”   
indexOf(String str) 和 lastIndexOf(String str):查找子串位置。
返回首次或最后一次出现的起始索引,未找到返回 -1。
  String s = “find the word“;
 int pos = s.indexOf(“the”); // 返回 5
 int notFound = s.indexOf(“xyz”); // 返回 -1   
避免常见错误的建议
处理字符串索引时,以下几点可帮助你避免运行时异常:
- 在调用 
charAt()前先判断索引是否小于length() - 使用 
substring()时确保起始和结束索引不越界 - 对可能为空的字符串先判空:
if (str != NULL && str.length() > 0) - 循环遍历字符串推荐使用增强for循环或
length()控制边界 
  // 推荐的遍历方式
 for (int i = 0; i    char c = str.charAt(i);
   // 处理字符
 }   
基本上就这些。只要记住索引从0开始、长度不是最大索引、操作前做边界检查,就能避免大多数字符串相关的问题。掌握这些基础,字符串处理会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