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嵌套for循环用于处理二维数据。在golang中,通过在外层for循环体内包含一个内层for循环实现嵌套,常用于遍历二维数组或矩阵。例如遍历2×3切片matrix时,外层循环控制行索引i,内层循环控制列索引j,逐行打印元素1到6。

在golang中使用嵌套for循环,就是在一个for循环内部再写一个或多个for循环。这种结构常用于处理二维数据、矩阵操作、多层遍历等场景。下面直接说明用法和常见模式。
基本语法结构
go语言的嵌套for循环没有特殊关键字,只需将一个for循环放在另一个for循环的代码块中:
for 初始化语句; 条件判断; 更新操作 { for 初始化语句; 条件判断; 更新操作 { // 内层循环体 } // 外层循环体 }
也可以使用Go推荐的简洁形式(省略括号):
for 初始化; 条件; 更新 { for 初始化; 条件; 更新 { // 循环内容 } }
打印二维数组示例
假设有一个2×3的二维整数切片,想逐行打印每个元素: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matrix := [][]int{ {1, 2, 3}, {4, 5, 6}, } for i := 0; i < len(matrix); i++ { for j := 0; j < len(matrix[i]); j++ { fmt.Printf("matrix[%d][%d] = %dn", i, j, matrix[i][j]) } }
这段代码会依次输出每个位置的值。外层控制行索引,内层控制列索引。
使用range进行嵌套遍历
更符合Go习惯的方式是使用range遍历切片或数组:
for i, row := range matrix { for j, val := range row { fmt.Printf("matrix[%d][%d] = %dn", i, j, val) } }
这种方式更安全,不易越界,代码也更清晰。i是行索引,row是当前行;j是列索引,val是当前元素值。
控制流程:break与continue
在嵌套循环中,break默认只跳出最内层循环: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3; j++ { if i == 1 && j == 1 { break // 只结束内层循环 } fmt.Printf("(%d,%d) ", i, j) } fmt.Println() }
输出:
(0,0) (0,1) (0,2) (1,0) (2,0) (2,1) (2,2)
如果想从外层循环跳出,可以使用标签:
outer: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0; j < 3; j++ { if i == 1 && j == 1 { break outer } fmt.Printf("(%d,%d) ", i, j) } fmt.Println() }
这样会在i=1,j=1时完全退出两个循环。
基本上就这些。嵌套for循环在Go里写法直接,关键是理清内外层职责,结合range使用更安全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