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合理设计并发逻辑可避免死锁。常见方法包括:理解死锁成因,如无缓冲channel收发不匹配、goroutine间循环等待锁;确保channel由发送方关闭,接收方通过v, ok判断通道状态,避免向已关闭通道写入或重复关闭;使用有缓冲channel降低阻塞风险,明确收发职责,保证资源访问顺序一致,防止相互等待。

在golang中,死锁通常发生在多个goroutine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时,程序无法继续执行。避免死锁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并发逻辑和资源访问顺序。以下是几种常见且有效的避免死锁的方法。
理解死锁的成因
Go的运行时会在程序所有goroutine都处于等待状态(如等待channel读写或互斥锁)且无其他可执行操作时触发死锁检测,并报错fatal Error: all goroutines are asleep – deadlock!。常见场景包括:
- 向无缓冲channel发送数据但无人接收
- 两个goroutine持有一把锁并试图获取对方持有的另一把锁
- 错误地关闭已关闭的channel或向已关闭的channel写入
使用channel时注意同步与关闭
确保每个channel都有明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避免单端操作导致阻塞。
- 有缓冲channel可以减少阻塞概率,但需控制容量
- 使用
close(channel)由发送方关闭,接收方可通过v, ok := 判断是否关闭 - 使用
for range遍历channel时,务必确保其会被关闭,否则循环永不退出
示例:正确关闭channel避免阻塞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func main() {
ch := make(chan int, 2)
go func() {
for i := 0; i ch }
close(ch)
}()
for v := range ch {
fmt.Println(v)
}
}
避免锁的嵌套和循环等待
当多个goroutine需要获取多个互斥锁时,必须保证加锁顺序一致。
- 定义全局的锁获取顺序,比如先lock A再lock B,所有goroutine遵循同一顺序
- 使用
defer mu.Unlock()确保锁能及时释放 - 考虑使用读写锁
sync.RWMutex提升性能,减少争用
错误示例:可能产生死锁
// goroutine1:
mu1.Lock(); defer mu1.Unlock();
mu2.Lock(); defer mu2.Unlock();
// goroutine2:
mu2.Lock(); defer mu2.Unlock();
mu1.Lock(); defer mu1.Unlock();
改为统一顺序即可避免。
使用上下文(context)控制生命周期
用context.Context传递取消信号,防止goroutine无限等待。
- 网络请求、数据库操作等应接受context参数
- 长时间运行的goroutine监听
ctx.Done()并在接收到信号时退出 - 避免使用
context.Background()作为根context长期持有
示例:带超时的goroutine安全退出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context.Background(), 2*time.Second)
defer cancel()
ch := make(chan result, 1)
go func() {
ch }()
select {
case res := handle(res)
case log.Println(“work timed out”)
}
基本上就这些。只要注意channel的收发配对、锁的获取顺序以及合理使用context,就能有效规避大多数死锁问题。


